长津湖之战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军团伤亡19202人,冻亡及冻伤致亡共计4000余人,冻饿减员28954人,战斗减员48156人,数万志愿军将士以超人的战斗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重创美军精锐,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为新中国带来了七十年和平。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尽管战斗只持续了一个月,但所造成的损失却深远而沉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这场战斗中伤亡惨重,特别是遭遇严寒天气的考验,致使伤亡人数和冻伤人数居高不下。 与之对抗的是美军的陆战一师、陆战三师、陆战七师及韩国第一军团,其中以美军陆战一师为最,其作战能力和声誉堪称全球顶尖。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司令员宋时轮带领部队从东南沿海的驻地出发,快速向朝鲜战场挺进。然而,严寒的天气让部队行进艰难,白天的温度最低可达零下20度,夜间则低至零下40度。 在没有足够冬季防寒装备的情况下,许多志愿军战士因冻伤严重而无法继续作战。冻伤、冻死的士兵数量迅速攀升,志愿军的伤亡数字也随之不断增加,整个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伤亡人数超过了19,000人,冻伤者接近30,000人,冻死的更是达到了4,000人以上。 11月27日,第九兵团的部队发起了对美军的总攻,战斗迅速蔓延至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和社仓里等地。志愿军的攻击令美军措手不及,他们的防线被迅速突破,尤其是美军陆战一师与美军第七师在战斗中被成功分割成五个孤立的部分。 由于后路被截断,美军不得不宣布撤退。撤退过程中,美军的“北极熊团”遭遇了惨痛的打击,最终被中国志愿军全歼。 随着战斗的推进,美军迅速认识到水门桥的重要性。这座看似普通的桥梁,成为了美军撤退的关键点。水门桥下是万丈深渊,四周是险峻的悬崖,通行条件极为困难。 对于美军来说,这座桥是他们撤退过程中唯一的通道,失去这座桥将意味着无法继续撤退。美军陆战一师如不能顺利通过水门桥,就无法摆脱被围歼的危险。在这一关键时刻,志愿军决心摧毁水门桥。 12月1日,经过长时间的急速行军,志愿军成功抵达水门桥。由于时间紧迫和物资不足,他们只得将桥面炸毁,造成桥梁暂时无法通行。尽管破坏了桥面,志愿军预计美军至少需要几天才能修复这座关键桥梁。 然而,实际上,美军凭借其强大的机械化设备,仅用不到半天时间便完成了修复工作,连载重卡车也能够顺利通过。志愿军的预估显然过于乐观,敌方的快速反应暴露了他们在技术上的差距。 三天后的12月4日,志愿军再次组织了一次攻击。这一次,他们成功突破了美军的防线,通过隐蔽行动,带着炸药悄悄接近了桥梁。虽然这次攻击摧毁了桥面,并击中了用于修复桥梁的木料堆,但美军的反应仍然迅速。 仅仅几小时后,他们再次将桥梁修复为一座钢木混合结构的桥梁。此时的桥梁比之前更加坚固,显然有了更高的防护能力。志愿军不得不重新向上级报告,请求更多的支援和更有效的打击方案。 12月6日,水门桥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为了保护这座关键性交通枢纽,史密斯指挥官决定派遣一整个坦克营前往,部署超过40辆坦克,并将美军士兵布置成环形阵地,严密防守桥梁。 与此同时,志愿军80师240团的第三营抵达战场。他们为了摧毁水门桥,决心付出极大的牺牲,每个战士身上都携带着炸药,准备以死相拼。 这支敢死队采用了特殊的伪装方式,穿上了反向穿着的棉袄,白色的棉袄外壳在雪地里极为显眼,但却成功迷惑了敌人。经过一场浴血奋战,志愿军最终突破了美军的火力封锁,再次将水门桥及其基础完全摧毁。 尽管志愿军成功摧毁了桥梁,美军并未放弃。12月7日,史密斯指挥官利用空中优势,从日本空投了8套大型钢制建桥组件。这些组件重量巨大,每个桥桁重达2500磅。虽然实际上只需要4套就足够修复桥梁,但史密斯为确保万无一失,空投了多余的四套。 结果,其中一套组件落入了志愿军阵地,另外一套受损,剩余的6套组件成功被志愿军获取。尽管如此,8日下午4点,美军的工兵部队在营长帕特里克的指挥下,使用这些组件迅速修建了一座全钢结构的水门桥。两小时后,这座桥梁重新开放,重型车辆可以自由通行。 在美军架桥的过程中,志愿军并没有放弃阻止这一修复行动。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的部队在暴风雪和寒流中顽强执行了任务。 然而,由于极端天气,许多部队未能及时赶到指定位置。只有一个连队,在经过艰难跋涉后,成功登上了可以俯瞰水门桥的山头。然而,这个连队的战士们最终未能开火。他们全部在严寒中冻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冰雕连”。 参考资料:何楚舞,凤鸣,陆宏宇作. 《血战长津湖》 2021
赠流量最起码要有小学数学的水平以上才行。
6套钢桥被志愿军获取,美国佬是怎么造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