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鸡养殖中垫料厚度与养殖密度的综合考量 一、肉鸡生长阶段对垫料厚度的要求

格自三农杂燎 2024-12-22 12:38:21

冬季肉鸡养殖中垫料厚度与养殖密度的综合考量 一、肉鸡生长阶段对垫料厚度的要求 (一)雏鸡阶段 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需要依靠较厚垫料保暖。8 - 10厘米厚的垫料能让雏鸡在其中自由活动,便于它们寻觅适宜温度区域,减少体热散失,为其生长发育创造温暖舒适的小环境。 (二)中鸡阶段 随着肉鸡生长,其对环境适应力提升。此时若垫料过厚,易引发局部温度过高。6 - 8厘米的垫料厚度较为适宜,既保证了一定舒适度,又有利于垫料保持干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因高温高湿引发疾病的风险。 (三)育肥阶段 育肥后期肉鸡体重显著增加,活动量减少。5 - 6厘米厚的垫料足以满足其基本舒适需求,且便于日常粪便清理与管理工作。薄垫料能有效降低因粪便堆积导致的垫料潮湿程度,减少氨气产生量,营造良好的鸡舍环境。 二、鸡舍环境对垫料厚度的影响 (一)温度调控方面 在气温较低地区或保温性能欠佳的鸡舍,为增强保暖效果,应适当加厚垫料至 8 - 10厘米。而若鸡舍配备先进供暖设备,能精准维持适宜温度,垫料厚度可控制在 6 - 8厘米,避免因垫料过厚引发过热问题。 (二)通风情况方面 通风良好的鸡舍,空气交换顺畅,可选择 7 - 9厘米厚的垫料,这有利于垫料内部空气流通,降低潮湿风险。反之,通风较差的鸡舍,为防止因垫料过厚阻碍空气流通,造成氨气积聚,垫料厚度宜调整为 5 - 7厘米。 三、垫料材质对垫料厚度的影响 (一)吸水性强的垫料 像锯末、稻壳这类吸水性佳的垫料,即使厚度在 6 - 8厘米左右,也能高效吸收肉鸡粪便中的水分,维持垫料相对干燥状态,减少因潮湿引发的疾病传播风险,保障肉鸡健康。 (二)透气性好的垫料 刨花等透气性良好的垫料,可铺设 7 - 9厘米厚。这种厚度既能保证垫料内空气有效流通,为肉鸡提供舒适的栖息和活动空间,又能充分发挥其透气性优势,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四、养殖密度与垫料厚度的相互关系 (一)养殖密度对垫料厚度的影响 低密度养殖(每平方米 8 - 10 只肉鸡):肉鸡活动空间充裕,对垫料压力小,垫料不易压实。因此可适当增加垫料厚度至 7 - 9厘米,为肉鸡提供更优的活动与休息条件,满足其刨掘等天性。 中密度养殖(每平方米 10 - 12 只肉鸡):此密度下,6 - 8厘米厚的垫料较为适中。既能确保肉鸡舒适度,又能在垫料成本、空气流通与吸湿缓冲等多方面达到平衡,便于养殖管理。 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 12 - 15 只及以上肉鸡):由于肉鸡数量多,对垫料踩踏频繁,易使垫料紧实、通气性变差。所以需将垫料厚度控制在 5 - 7厘米,减少因垫料压实引发的通风不良与潮湿问题,维持鸡舍内环境稳定。 (二)垫料厚度对养殖密度的影响 厚垫料(8 - 10 厘米):其良好的缓冲与隔热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肉鸡活动压力与热量聚集。在温度调控良好时,养殖密度可适当提高,每平方米多养 1 - 2 只肉鸡,但需警惕管理难度与疾病风险增加。 适中垫料(6 - 8 厘米):对应每平方米 10 - 12 只肉鸡的养殖密度较为合适。这样的组合能兼顾肉鸡舒适与养殖管理便利性,有利于粪便清理、通风换气等日常工作开展,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薄垫料(5 - 6 厘米):因吸湿与缓冲能力有限,需降低养殖密度至每平方米 8 - 10 只肉鸡,防止因垫料过薄导致生长环境恶化,如氨气浓度过高、舒适度降低等,进而引发疾病,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与养殖效益。 在冬季肉鸡养殖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肉鸡生长阶段、鸡舍环境、垫料材质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垫料厚度与养殖密度关系,为肉鸡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养殖效益与产品质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