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的一段演讲,震撼了所有人的三观:“人生最大的资产,如果把孩子培养成功了,你再失败也是成功的,如果孩子培养失败了,你再成功也是失败的,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培养了一个无能的后代。” 在北大的一场演讲中,教育学副教授丁延庆用他真实的故事击中了每一位听众的内心。 他身为一名教育学者,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更让人震撼的是,他对教育理念的重新理解和深刻反思。 丁延庆从北大社会学系一路读到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妻子同样是北大硕士。两人可谓是“学术天花板”的组合。然而,这对知识精英夫妇却在孩子的教育上屡屡受挫。 2020年,丁延庆的女儿入读北大附小。在一次简单的口算测验中,她考了倒数第一。这一结果让丁延庆感到无比羞愧。 他试图用自己的“聪明”弥补女儿的差距,亲自辅导、严格监督。然而,这种高压方式没有让成绩提高多少,反而让女儿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充满厌恶。 这种现象并非丁延庆一人的困扰。北大教授胡泳曾分析,高知父母常常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待,甚至会用自己的标准来限制孩子的选择。 他们不仅希望孩子“优秀”,更希望孩子“完美”。但这种压力往往让孩子陷入深深的焦虑和迷茫。 这种高期望的教育模式,带来的不仅是学习上的疲惫,还有心理上的崩溃。 根据一项研究,高知父母的孩子在心理问题上发生率更高,自杀率也更高。 在讲座中,丁延庆引用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大连理工的一名男生因为一次实验失败,留下遗书后选择结束生命。他在遗书中写道:“我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为什么一个实验的失败,会让他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在许多家庭和社会中,失败是不可接受的,是人生的污点。而事实上,失败恰恰是成长的一部分,是人生的信号机制。 丁延庆自己也经历了这种失败。他以为通过严苛的补课和高强度的辅导,女儿可以“追赶上来”。 可他没想到,女儿却在内心筑起了一道墙:她开始认为,学习不好就意味着她不被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让丁延庆意识到,教育的真正失败,不是孩子没有考上名校,而是孩子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和对生活的热情。 转折点出现在一次家庭谈话中。丁延庆的妻子在寒假回家后发现,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异常安静。她质问丁延庆:“你对她做了什么?为什么她的性格完全变了?” 他终于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控制,而是成全。接受孩子的平凡,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态度。 从那以后,他决定停止对女儿施压,改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她发展兴趣爱好。 丁延庆开始明白,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应该关注的是品格的塑造、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呵护。 北大教授胡泳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应该是父母和孩子的双向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放下“控制感”,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和有爱心的品质。这些,才是真正的成功。 教育的重塑,不仅需要家长重新认识孩子,还需要“退出”不必要的干涉。 退出,不是放弃,而是放手。这种“退出”的智慧让家长可以更客观地看待孩子,允许他们在失败中成长,在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孩子被鼓励探索自己的兴趣时,他们才能真正释放潜力,而不是在“千军万马”的内卷中迷失自我。 丁延庆在演讲最后总结道:“家庭最大的悲哀,是培养了一个无能的后代。无能,不是成绩差,而是孩子无法独立面对生活。” 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每一位家长:孩子的健康、快乐和独立,比所谓的“成功”重要得多。接受他们的平凡,不是放弃,而是成全。
这教授的水平见识和我那几乎不识字的外婆相当[点赞] 我外婆的原话是:前人强不如后人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