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知道刀郎火,但或许不知他的收割能力如此惊人。
11月开始,刀郎在全国办“山歌响起的地方”巡回演唱会,不只是一票难求,甚至内场黄牛票基本都在万元起,内娱顶流idol也没有炒到这个程度的。
最近办的一场在合肥,演唱会当天下午,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说在场馆街边遇到了“刀郎”,“刀郎”还亲切地与歌迷打招呼、合影。引得刀郎公司啊呀啦嗦音乐紧急出来辟谣,“不是刀郎先生本人。呼吁‘刀郎模仿者’停止在演出现场的场馆外进行模仿刀郎先生的行为,因为该行为会引发大量聚集而出现安全隐患。”
这只是荒诞行为的冰山一角,每当有流量话题与流量人物出现时,就必然会伴随有无数以吸食流量为生的蚂蟥闻风而动。
在短视频世界里,刀郎被塑造成了封神榜上的第一号人物,又是歌曲播放量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又是歌曲被海外明星翻唱,甚至特朗普竞选的时候也得提一嘴刀郎才能赢。林林总总,全是假新闻,但却引得识别不出来的中老年用户顾自颅内高潮。
哪位问了,中老年人自己在家嗨一下怎么了?但如果你联想到“假靳东”对中老年人的伤害便不难意识到,谣言只是第一步,如果配合上AI开始收割,让爸妈们偷偷掏钱的时候,事情就难办了。
刀郎火爆,营销号吃饱
中年人偶像有很多,但刀郎的火是现象级的。
作为刀郎演唱会的票务方之一,携程方面表示,刀郎演唱会成为今年不可小觑的一场奇观,上至七旬老人,下到十岁孩童都在携程购买了刀郎演唱会的门票,年龄跨越60个年头。
而大部分年轻人实际上在为父母买单,12月12日,#刀郎演唱会门票已成尽孝硬通货#登上微博热搜,无数网友在话题词下分享了,自己的爸妈有多么喜欢刀郎,自己偷偷买黄牛票尽孝还要撒谎其实很便宜。
如此受欢迎其实不难理解,一则是刀郎当年的歌曲的确火遍大江南北,传唱度很高,刀郎的名字也极具辨识度,不至于像其他歌红人不红的歌手一样落得没名没姓的境地。二则是他在大红之后却并没有接续上演艺生涯,而是停滞了十几年,并在重新复出之后冠上了一个“被资本打压”的叙事。这几乎是互联网最吃香的一种叙事,“资本”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听说谁被资本打压便能升起最大范围的无尽同情与伸张正义之心。它不需要有任何证据,只需要凭猜测拼贴即可,毕竟“资本”这么可恶,把所有证据都销毁了也很正常。
2023年,刀郎发布了新专辑,一首《罗刹海市》火遍全网。和当年那些朗朗上口,情感直抒胸臆的“刀郎情歌”不同,《罗刹海市》歌词复杂,充满隐喻,不配合上解读来听对大部分普通人很难自圆其说。
彼时,人们对刀郎的神化就已经开始有不对劲的苗头了。人们主观将歌词与刀郎个人的过往经历相关联,将他在娱乐圈遇到过的各色人等一一对应其中,并施以网络暴力。最突出的受害者是那英,人们把歌词里的“又鸟”对应到她头上,怀疑是她把刀郎排挤出音乐圈。最著名的一条谣言是“听刀郎歌曲的都是农民”,而实际上全网也没找出她说这句话的出处。但即便到今天,在短视频搜索“那英刀郎”还是有人在持续性地发布以谣言为基础的短视频。
《罗刹海市》歌词
到了今年,刀郎开起了演唱会,许是看准了去年刀郎有多“好用”,借他的热度来吸食流量的无良营销号们,开始彻底放飞。
有说刀郎买断自己所有新歌版权,让粉丝免费听歌的,又有说酷狗音乐恶意下架刀郎歌曲的。这两条刀郎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直接进行了辟谣,“我不会干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是在摧毁整个音乐行业。这些造谣的人是在用一种帮你说假话,然后再帮你打倒它的伎俩,来让我与整个行业为敌。”
但更多的,是刀郎也辟不过来的谣。给几种比较典型的谣言分分类,第一种,是认为刀郎音乐水平震古烁今,过分夸张“吹牛”的。比如有媒体发文,说《罗刹海市》以80亿的播放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超过了西班牙歌曲《Despacito》,等于8个周杰伦。这是“刀吹”最喜闻乐见的一条“实绩”,但却遭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辟谣。
同一类型的还有很多:《纽约时报》说刀郎是“真正的中国音乐人”;《滚石》说刀郎是“中国文化的遗产”;霉霉翻唱刀郎的《西海情歌》……数不胜数。有的视频里甚至连说话的人嘴型也不对一下,但仍然能在评论区见到大批用户信以为真。
第二种是把各种有关或无关人等都与刀郎扯上关系,当然其本质还是侧面凸显刀郎的崇高地位。除了前文提过的那英之外,刀郎曾经还有一个徒弟叫云朵,因为云朵后来淡出了演艺圈,不少网友翻出她过去模仿刀郎的片段,咒骂她“欺师灭祖”,编造她坑害师傅的谣言。反过来,一直跟着刀郎的人能大受好评,比如在刀郎演唱会给他伴唱的音乐学院在读学生徐子尧,抖音已经252万粉丝了。
还有很多毫无关系的明星,唱歌片段被营销号冠以“刀郎女儿”“刀郎女婿”,单依纯、刘浩存,甚至韩国明星IU都中过招。实际上这就是欺负中老年人不认识年轻明星,但凡稍微了解一些内娱的年轻人也能一眼识破。
有媒体戏称,中年人有自己的霉霉,但在小鱼看来,基于它的魔幻程度,或许靳东是一个更接近的类比。
“假刀郎”的下一站是“假靳东”吗?
发现了吗?发生在刀郎身上的事情,凝聚着这样几个要素:不知名营销号成始作俑者、中老年用户是主要受众、短视频平台是主要载体且难以被外界所感知、假信息互相之间形成强烈印证令身处其中的人深信不疑。
小鱼怀疑,以后“假刀郎”很有可能成为“假靳东”的角色,成为不法分子收割中老年群体的又一法宝。
“假靳东诈骗中老年妇女”的社会新闻大家应该不陌生,这件事最早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就屡见报端了,可直到今年11月19日江西公安都还曝出了同一类骗局,可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连绵不绝。加上去年开始爆发的AI技术,让造假的门槛又大大降低,识别难度大大提升,对于媒介素养本来就低的中老年网民,有着致命危险。
某种程度上,这是算法之恶最直观的一种体现,它让犯罪来得如此轻易,而外人试图打击犯罪又如此困难。
千万别觉得小鱼杞人忧天,即便刀郎和靳东不是一个赛道的,违法者没法直接照搬假靳东的“姐姐,东弟心里只有你-我遇到点难事,姐姐帮帮我”模式,但基于刀郎的知名程度与下沉程度,完全可以从其他方向上入手变现。
最直观的,徐子尧在自己抖音账号里就辟谣了一个模仿她的账号。前文也提到了,刀郎本人的模仿者也特别多,甚至是线下见到都能以假乱真的程度。不知情的人如果关注了这些模仿者的账号,不论是直播带货还是挂小黄车,都是最唾手可得的变现途径,而商品质量其实并无保证。
其次,刀郎在互联网最普及的人设就是曾被“资本打压”,就算他这段时间在全国开巡回演唱会,一时风头无两,但过一段时间等演唱会结束,进入闭关创作周期或个人休息周期,关于“刀郎又被打压了”这样的风言风语便又有市场了。这时候,只需要简单的AI合成,向广大中老年用户开口寻求帮助,想必上当受骗者并不会在少数。
其实,不论是“假靳东”还是“假刀郎”的出现,实际上更大的价值在于提醒社会正视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不论任何年纪,都有精神寄托于某种文化符号的客观需求。有问题的地方是,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必然快于中老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成长速度,如今即便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成长起来的一代,有时也不免会上当受骗,更别提触网时间还没几年的父母一代。
而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短视频平台很难在客观上阻断谣言与骗局的传播路径,这是其庞杂无边的总数量与个性推荐的分发方式所造成的。但凡它是一个内容数量更少的平台或者能接受全网监督的公域平台,谣言都不会如此猖獗。
更重要的是,只要当事情没有严重到像“假靳东”一样客观上造成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损失时,它就不会引起社会与平台的足够重视,很多时候还一笑了之。但事实上,完全不负责任的营销号虚构生态,已经在社会诸多方面造成了严重危害,即便不走到“假靳东”的境地也早该被制止。比如遭受网暴的那英,深陷类似漩涡的又何止一个那英呢?农夫山泉与钟睒睒、《雄狮少年》……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反智总在战胜事实,短视频生态的痼疾,什么时候让人笑不出来了,可能才真的能被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