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农民的儿女!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才华横溢,难得一见的才女!她继承祖辈精神,不靠家庭背景,不靠投机取巧,凭实力官至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这是很多人看到陈春梅履新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时的第一反应。可当你真正了解她的故事,就会发现,这位74年出生的山西姑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74年的山西昔阳。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山西,陈春梅的父亲陈明珠,作为昔阳县委宣传部部长,虽然父亲陈永贵曾担任副总理,但他坚持让子女从基层做起。 陈春梅从小就在山西昔阳的农村长大,继承了家族的勤劳精神,放学后常常帮助家里做农活。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体验了农村的辛劳与生活,也培养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 “我记得小时候最怕下雨天。” 一位与陈春梅同村的老人回忆:“那时候村里都是土路,下雨后泥泞难行。可春梅总是背着书包,踩着泥巴也要去上学。” 在那个没有补习班、没有家教的年代,陈春梅靠着一股子倔劲,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中学的女孩。 “别人都说她是副总理的孙女,可以不用这么拼。” 她的初中班主任李老师说,“但春梅从来不这么想。她说,爷爷是靠自己的双手从农民当上副总理的,她也要靠自己的本事。” 1992年,18岁的陈春梅考入山西大学法学院。那时的法律专业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 “我爷爷常说,当官要为老百姓做实事。” 陈春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选择学法律,就是想用法律的方式帮助更多人。” 大学毕业后,陈春梅选择从基层做起。在北京东城区法院,她经常加班到深夜。 24年,从一名基层法官到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陈春梅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实力,永远比出身更重要。 有意思的是,在陈春梅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张她爷爷陈永贵在大寨插秧的老照片。 “这张照片提醒我,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2008年,当陈春梅在北京东城区法院担任副院长时,她创新性地提出了“案件质量追溯制”,让每个案件的审理过程都可追溯、可监督。这个制度后来在全国多个法院推广。 “春梅法官办案很特别。” 一位经常打交道的律师说,“她特别注重倾听普通群众的声音。有时候为了了解案情,她会坐公交车去当事人家里走访。” 2015年,一起涉及289名农民工的工资纠纷案摆在她面前。为了查清事实,她带着团队跑了3个省,走访了47个工地,最终让农民工拿到了应得的工资。 “这种案子很辛苦,但想到爷爷当年也是农民,我就觉得再累也值得。”陈春梅说。 如今,陈春梅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工作再忙,她都会抽时间陪孩子。 “我要让孩子们明白,不管将来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为社会作贡献。” 最近,陈春梅作为特邀讲师,在母校山西大学为法学院学生讲课。 一位学生问她:“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她想了想说:“可能是让大家看到,在这个时代,普通人的孩子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实现梦想。而且,这个梦想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为社会作贡献。” 从山西昔阳的黄土地到北京的法官讲台,从农民的孙女到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陈春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出身如何,而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少。 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奋斗者最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