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又现致歉信专用章 上海地铁又现致歉信专用章
12月22日,上海地铁11号线因外部塔吊侵入线路,导致列车车窗破裂、部分设备受损,造成列车迫停,给乘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上海地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发布致歉信,其上加盖的“致歉信专用”章再次引发公众热议。
这并非上海地铁首次使用该专用章,早在2018年它便已启用。从管理角度看,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运营中难免遇到突发状况,如列车延误、站点临时关闭等。使用致歉信专用章可简化内部审批流程,让致歉信发布更及时高效,也体现了地铁公司对乘客的尊重和重视,同时还能避免不法分子盗用公章。
然而,公众对此章的看法不一。部分人认为它是地铁公司履行告知和安抚义务的体现,能让乘客及时了解情况并感受到歉意,且在向单位证明迟到原因时可发挥作用。但也有人质疑其诚意和作用,认为频繁使用致歉信及专用章可能让人觉得地铁公司在处理问题时缺乏严肃性和诚意,只是在形式上做文章,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律师们的观点也存在分歧。一些律师认为专用章在法律上具有一定意义,可作为地铁运营方对乘客表示歉意的证明,在一些纠纷中作为相关事实的证据材料。但也有律师指出,该章作为内部章,对外法律效力有限,在涉及重大责任认定、赔偿等法律事务中,不能仅凭此章确定地铁公司的最终法律责任 。
此次事件也给上海地铁敲响了警钟,在注重致歉信发布的同时,更应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对设备和线路的维护力度,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优化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故障的发生。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乘客的沟通和互动,真正赢得乘客的信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