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刘禅投降。姜维不甘心,设下计谋,拉着灭蜀的邓艾钟会给蜀国陪葬。另一边,领着5万吴军来救成都的丁奉,无奈打道回府。蜀汉大将霍戈,拥兵举棋不定,投降魏国,还是吴国?或者干脆自立? 刘禅,字公嗣,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他的一生颇为复杂,既有权力稳固的机智,也有内忧外患的无奈,最终以亡国之君的身份走向历史舞台的尽头。 他从即位到被迫退位,留下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统治故事。 刘禅初登帝位时年仅十七岁,面对的是内外局势复杂、权力交替敏感的环境。 蜀汉的朝政在他即位之初由丞相诸葛亮全权主持,这位旷世名相不仅掌控了军事大权,也在内政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刘禅几乎成为一位“影子皇帝”。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执政考验。 当时,杨仪与魏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引发了蜀汉内部的短暂内战。 刘禅在这场权力争夺中表现出难得的冷静和果断。他支持杨仪,借助其手消灭了魏延的势力,成功避免了内乱对政权的威胁。 然而,刘禅并未让杨仪独掌大权。他先后提拔蒋琬和舅舅吴懿担任重要职务,通过权力分散和相互制衡,巩固了自身的统治地位。最终,他以贬杨仪为庶民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潜在的隐患,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 执掌蜀汉政权后,刘禅对丞相制度进行了调整。 这一制度曾是蜀汉政权运作的核心,但其潜在的权力集中风险显而易见。 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并在蒋琬、费祎、姜维等重臣之间建立了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这种设计有效避免了蜀汉出现类似曹魏司马懿这样尾大不掉的权臣问题。 尽管刘禅在内政上展现了精明与稳健,但蜀汉亡国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蜀国地处偏僻,经济资源匮乏,人口和军事实力都远不及曹魏和东吴。 在对外战争中,姜维多次北伐失败,耗尽了国力,而刘禅后期在朝政上的松懈加剧了这一颓势。 当邓艾率魏军突入蜀地时,蜀汉几乎没有足够的防御力量予以抵抗。 刘禅最终选择开城投降,结束了蜀汉的独立历史。 尽管这一选择被后人批评为软弱,但在当时局势下,刘禅或许深知再行抵抗只会带来更多无谓的牺牲。 投降后,刘禅被押送至洛阳,成为阶下之囚。 司马昭在宴席上试探刘禅的态度,如果他表现出对蜀汉故国的留恋,很可能立即招致杀身之祸。 然而,刘禅用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巧妙回应,既化解了司马昭的猜忌,也保住了性命。 最终,刘禅得以安然度过余生,这一举动展现出他在逆境中的智慧与从容。 当刘禅来到洛阳,觐见魏国的实际掌权者司马昭时,司马昭对他极尽羞辱之能事。 初次见面,司马昭就恐吓刘禅,指责他"荒淫无道,亲小人远贤臣",以至于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刘禅本就是个性格柔弱之人,面对司马昭的恐吓,他吓得面无人色,完全不知所措。 好在旁边的魏国大臣还算善良,他们出面劝说司马昭,蜀国已经亡了,就不要再为难刘禅了。 按照刘禅投降时的约定,他本该被封为扶风王的。 但邓艾已死,司马昭自然不会遵守约定。他只是随意地封了刘禅一个"安乐公"的虚衔,明目张胆地挖苦讽刺这位前蜀汉皇帝。 更过分的是,司马昭还下令杀害了刘禅最亲近的黄皓,彻底断了他在蜀中的羽翼。面对司马昭的一系列羞辱,刘禅也只能忍气吞声,强颜欢笑。 在司马昭家的一次宴会上,蜀汉的旧臣们装模作样,看魏国歌舞就伤感,换成蜀国歌舞又假装落泪。 只有刘禅本色出演,高兴就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快乐。司马昭本想借此羞辱刘禅,没想到刘禅竟然如此坦然,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他对身边的贾充感慨道:"阿斗如此无情,就算是孔明在世,也没办法保全蜀国,何况是姜维呢!"或许从这一刻起,司马昭对这个前蜀汉皇帝,有了些许改观。 在那次宴会之后,司马昭对刘禅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他看到了刘禅的诚实与坦荡,觉得这个前皇帝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奸诈。 于是,司马昭渐渐不再为难刘禅,允许他在魏国安度晚年。刘禅虽然失去了皇位,但他在魏国的日子却出乎意料地惬意。 刘禅为人和善,虽然身为前皇帝,却毫无架子。 他经常走入民间,与百姓打成一片。百姓们也很喜欢这位平易近人的"安乐公",对他的评价甚高。 有时候,刘禅会在街头巷尾与百姓聊天,听他们讲述生活中的苦乐。百姓们也常常邀请刘禅去他们家做客,一同分享简朴的饭食。 除了与民间百姓交好,刘禅也和魏国的皇族成员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他常常受到曹氏皇族的邀请,参加他们举办的宴会。 在这些场合,刘禅凭借自己的诗文才华,赢得了皇族成员的欣赏。有些皇子甚至专程登门拜访,向刘禅请教诗文之道。 几番交往下来,刘禅与魏国皇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岁月就这样静静流淌,转眼间,就到了公元271年。这一年,刘禅在魏国安然离世,享年六十五岁。 虽然他曾经是一国之君,但在魏国却是默默无闻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令人欣慰的是,在他去世后,晋朝追谥他为"思公",以表彰他曾经为蜀汉的繁荣所做的贡献。这个谥号,也算是对这位传奇皇帝一生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