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朱老总住在中南海,生活低调,不抽烟,不喝酒,脾气非常好。身边人都说从不见朱老总发脾气,大家都将他当作父亲一般。 1960年朱德回乡,还被表弟说朱老总的穿着还不如家乡的县干部,别看朱老总这么平易近人,毛主席都很是敬重朱老总。 毛主席常说的就是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毛主席总是喜欢用打趣的方式去称赞朱德,更是说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而朱德对自己的评价却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朱老总是一生清正廉洁,比要求士兵还要严格要求自己。 睡的地方永远都是与士兵一样,身上盖的被子绝对不会比普通士兵盖的厚,打仗上更是勇往直前,这样一个有魄力的人,在平常中却是十分和蔼,不爱生气,干什么都慢慢的,都说像家里的慈父一般。 但是他却有着三条绝对不能跨过的红线,这三条也是成为了朱德三条家规。 这三个就是:“不准搭乘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 而朱德本人也是严格执行,他极力反对走后门,尤其是在子女上朱德的每个孩子都是吃苦走基层一步一步走出来。 因为女儿不认识庄稼,朱德便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你还不了解农民就要去农村锻炼,从根本上了解中国,从实践上了解中国。 1965年,朱德的女儿朱敏参加了山西农村调研活动,朱德在得知后很是欣慰,但自己的小儿子却让自己大发雷霆。 朱德很少生气,当时已经88岁的朱德身体不太方便,于是组织安排了小儿子到北京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父亲。 可朱德很是不满,朱德说的是自己要革命接班人而不是什么孝顺的孩子孙子,你哪里来的,赶紧回到哪里去。 朱德的一生都是在艰苦的生活,他是农民的孩子,从吃不饱穿不暖到抛头颅洒热血革命,都永远围绕着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朱德曾经说过,自己的母亲就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平凡的劳动人民,想要报答母亲就要忠于人民,忠于党。 朱德的一生都是饿着肚子走过来的,革命之前他想要吃饱,革命之后他不知道什么是饿,只有满身的干劲。 朱老总一生命运多舛,就算在后来有着这样的荣耀成为共和国元帅却从未忘本,坚持朴素,朱老总的精神要赞扬,要传承。 (“中国红军之父”:我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2021-04-17 18:54·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