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先生之所以在成都杜甫草堂朗诵《春夜喜雨》是预示着“好事”将近?中国台湾的退

讯联谈人间趣事 2024-12-24 17:29:02

马英九先生之所以在成都杜甫草堂朗诵《春夜喜雨》是预示着“好事”将近?中国台湾的退役少将、军事领域评论员栗正杰认为应该是有好的事情发生了。 12月23日,马英九先生带领宝岛台湾的青年们来到大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行人在参观杜甫草堂博物馆后,还参加了“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马英九先生在座谈会上斥责岛内的民进党政治操纵下出现去中国化的错误方向,我们这一代的人有责任、必须要拨乱反正! 然后马英九还朗诵了杜甫的《春夜喜雨》。 而这些消息传到岛内后,中天新闻节目的军事领域评论员栗正杰认为马英九朗诵的那首诗是有寓意的,《春夜喜雨》前面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含义很深,谁是好雨?当春是不是预示着春天到了就有好的事物好的事情发生?栗正杰觉得应该是暗示着两岸之间在春季应该是有好的事情发生。 还真别说,栗正杰这个分析似乎还真有点道理。我一开始看马英九先生朗诵这首诗也没多想,后来听栗正杰这么一分析再加上马英九在座谈会上说的那番话,好像是那么回事,有点意思了。 其实《春夜喜雨》这首诗后面几句也很有深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意思是:好的雨会挑时间,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季。随风悄悄地进入夜幕,细细的无声的滋润着万物。田野小路被乌云笼罩,此时只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盏渔火格外明亮。等到天亮之时,潮湿的泥土上会开满红色的花,而整个锦官城也将是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 杜甫这首诗真的是诗意深远而丰富,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春雨的灵性。 那么马英九先生在特定场合选择这首诗也可以有另外的解读,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我发挥了想象力,解读是这样的: 一、好雨就是好事,好事就是统一相关的事情。 二、当春乃发生就是好事在春季发生。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指有帮忙的,好事在夜间发生。且是静悄悄的。 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指的是虽然岛内现在被绿营弄得乌云密布,但此时支持统一的力量格外明亮,是星星之火。 五、天亮就会看到岛内满街的五星红旗。“晓看红湿处”的“红”甚至让我联想到《映山红》歌词里的若要盼的哟红军来,岭上开满映山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讨论,发挥想象力,发扬中国博大精深文化! 如果有人抬杠的话,我只想反问一句:现在是冬季,为什么马英九先生偏偏选择这首《春夜喜雨》呢?

0 阅读:129
讯联谈人间趣事

讯联谈人间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