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是绝症,只要打好提前量,就能将癌症打造成慢性病,就像高血压一样,然后患者就可以在药物辅助下健康的过完下半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总有一天,癌症能变成像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 谈癌变色的年代,如何缓解治愈成为了医疗界近些年来乃至未来,需要攻克的重中之重的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在一次公开的采访中,针对癌症的问题,他坚定的说道:“癌症不是绝症。” 这番“豪言壮志”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的争议,不明所以的网友纷纷质疑,癌症不要说是过往,就算是如今科技科研飞速发展的时代,也尚未有国家研究出特效药,丁健又何来底气说出这么一番话语? 我们中国人有个词语叫做不打诳语,丁健之所以能够如此坚定,和他几十年的扎实医学知识以及临床经验有关。1955年丁健出生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周塘区,家中的父母都是有知识之人,当时刚处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百业待兴各行各业发展蓬勃,文化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目光长远的父母,从小就对丁健的教育十分看重。原生家庭的影响之下,丁健从小成绩就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西医学院。 1971年国家推行上山下乡,丁健来到贵溪周塘插队落户,村子里落后破旧,村民的生活水平极其落后,一到夜晚整个村子漆黑一片,没有电灯就连煤油灯也十分的稀有,朝不保夕的三餐,恶劣的环境下,丁健一呆就是4年,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底层穷苦人民的艰难,尊定了要用毕生所学为国为民的思想。 1975年19岁的丁健,再次回到江西医学院深造医术,上山下乡磨练了他的意志,越发的成熟稳重,在学业上展现出惊人的能力,被学校委予助教的职称,拥有了在学校实验室科研的权利,除了课程和工作之外,剩余的时间丁健都是泡在实验室里。 在教授的引导下,丁健前往日本专研肿瘤学,这一去就是8年,8年时光里,丁健一刻都没有松懈,他深知这个的机会来之不易,肿瘤一直是全球人类的头号“杀手”,有多少的家庭因它倾家荡产,又有多少的生命因没有特效药而离去。 2008年丁健和团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药物药理学科首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搭建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机制研究体系,发起并领衔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A类科技专项“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把药物的精准治疗理念,从罕见的肿瘤扩展到糖尿病和神经疾病,参与研发的14个抗肿瘤的药物投入了临床研究中,其中c-Met抑制剂SCC244(谷美替尼),在中国和日本获得上市,还有另外三个药物已经在提交上市的申请流程中,此外10个药物处于临床试验。 谷美替尼治疗肿瘤缓解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难治性脑转移有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丁健院士的“豪言壮语”成为现实,患者可以在药物辅助下健康的过完下半生。
“癌症不是绝症,只要打好提前量,就能将癌症打造成慢性病,就像高血压一样,然后患者
地元历史档案
2024-12-25 17:44:12
0
阅读:1453
他哥山
都是忽悠专家
用户36xxx86 回复 12-27 18:43
其实人家说的就是事实!癌症也分上百种,就像现在死亡人数第一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样!恶性程度比较低像甲状腺前列腺乳腺皮肤膀胱这类就像普通高血压心律不齐,通过长期服药基本就能控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