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新加坡
《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
二战后的新加坡与香港一样,在美观的殖民地核心周围出现了贫穷、疾病肆虐和犯罪猖獗的棚户区。由于缺乏足够的港口设施(一个巨大的浮动码头在战争期间沉没了),新加坡的经济复苏受到阻碍。新加坡殖民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抓住机遇,自力更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市场,并且不仅从马来半岛,而且从印度尼西亚的橡胶树中提取橡胶。因此,新加坡能够很好地利用它在亚洲大陆和东印度群岛之间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绝佳位置,不过它还是花了更多的时间才从战后的贫民窟发展为一个繁荣与和平的经济强国。当马来亚联合邦成立时,它的竞争对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试图对新加坡的橡胶出口实施禁运,希望这能扼杀新加坡仍不稳定的贸易。但出口商很快就知道,只要从印度尼西亚出发,前往香港,然后在南海足够远的地方改变方向去新加坡即可。因此,走私成了一桩好生意。【4】
这实际上是海盗经济,新加坡无法靠它生存。人们对新加坡能否发展起来表示怀疑。1960年,联合国非常担心新加坡的未来,于是派了一个小组去新加坡,由在航运界有丰富经验的荷兰经济学家阿尔伯特·魏森梅斯(Albert Winsemius,图2)领导。他非常悲观,表示“新加坡正在走向衰败”。他对新加坡的港口设施不以为然,但他和新加坡富有魅力的领导人李光耀一样,都是新加坡的救星:魏森梅斯看到,如果新加坡学会处理一种新型货物——集装箱,就能掌握主动权。关于集装箱,下文会作更多介绍。魏森梅斯显然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另一条成功之路是利用新加坡在几大洋之间的优越位置,开展船舶维修的业务。这使它成为日本、挪威和希腊船东最喜欢的港口。如果新加坡要成为一个主要的海上贸易中心,这些船东正是新加坡需要吸引的那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