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十个军团,成立时间和主要领导人,后来发展为什么部队? 红一军团 军团长:朱老总,林帅,陈光。 政委:毛主席,聂荣臻。 政治部主任:杨岳彬,罗荣恒,朱瑞,邓小平。 参谋长:朱云卿,陈奇涵,左权,孙毅。 1930年6月,由红4军,红6军,红12军组建,2万余人。 1935年9月,改称陕甘支队第一纵队。 1935年11月,恢复红一军团番号,红三军团合并。下辖红1师,红2师,红4师。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和独立团。 红二军团 军团长:贺龙。 政委:周逸群,邓中夏,任弼时,关向应。 政治部主任:柳直荀,郑炽昌,张子意。 参谋长:孙德清,汤慕禹,李达。 1930年7月,湘西红4军和鄂西红6军会师后组建,全军共1万余人;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 红三军团 军团长:彭总,彭雪枫。 政委:滕代远,杨尚昆,李富春。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贺昌,刘少奇。 参谋长:邓萍,叶剑英。 1930年6月组建,下辖红5军和红8军。 1935年9月,改编为陕甘支队第2纵队。 1935年11月,改编为红1军团红4师。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6团。 红五军团 军团长:季振同,董振堂。 政委:肖劲光,朱瑞,李卓然,黄超。 政治部主任:刘伯坚,曾日三。 参谋长:周子昆,刘伯承。 1931年12月,第26路军宁都起义成立,下辖3个军,2万多人。 1935年7月,改称为红5军,随红四方面军行动。 1936年10月,参加西征作战。 1937年1月,在高堂地区覆灭,董振堂及全军3000余将士大都牺牲。 红六军团 军团长:萧克,陈伯钧。 政委:王震。 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甘泗淇。 参谋长:李达,谭家述。 1933年6月成立,下辖红17师和红18师。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会师,后来组成红二方面军。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第717团。 红七军团 军团长:寻淮洲。 政委:肖劲光,乐少华。 政治部主任:邓乾元,刘英。 参谋长:郭如岳,粟裕。 1933年10月成立,下辖红19师、红20师、红34师。 1934年11月,与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 红八军团 军团长:周昆。 政委:黄甦。 参谋长:唐濬,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1933年9月成立,由红21师和红23师合编而,将近1万人。 1934年12月,在湘江战役中损失太大,撤销番号。 红九军团 军团长:罗炳辉。 政委:蔡树藩,何长工。 参谋长:张翼,郭天民。 政治部主任:李涛、蔡书彬、黄火青。 1933年10月成立,下辖红3和红14师,兵力1万余人。 1935年6月,编入红四方面军。 1935年7月,改编为红32军,编入红二方面军。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 红十军团 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 军团长:刘畴西。 政委:乐少华。 参谋长:粟裕。 政治部主任:刘英。 1934年10月,由红七军团和闽浙赣苏区的红10军合编。 1935年8月,部队被打散,方志敏和刘畴西被俘后英勇就义。 粟裕和刘英带领800人突围,抗战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四团3营。历史 红十五军团 军团长:徐海东。 政委:程子华。 副军团长:刘志丹。 参谋长:刘志丹,周士第,蓝国清。 政治部主任:高岗,郭述申,王首道。 1935年9月成立,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和陕北苏区的红26军、红27军合编。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