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德国人在青岛招募的华人巡捕。 标准的山东大汉,辫子粗的活像老虎尾巴,几乎可以当鞭子使。 1897年11月,德国军舰停靠胶州湾,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占领青岛。在此之前,青岛还只是一个沿海小渔村,居民不过数千人。 随着德国殖民统治的开始,大量德国商人、工程师、军官和他们的家属陆续来到青岛定居,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中国商人和劳工前来谋生。短短几年间,青岛的人口激增至数万人,社会治安形势变得复杂。 德国殖民当局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在青岛实行严格的华洋分居政策。他们将前海滨海一带划为外国人居住区,大鲍岛和埠头区则划为华人经营居住区。 这种分区管理政策虽然体现了殖民者的种族歧视,但也使得社会治安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外国人区和华人区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 1898年,德国在青岛设立了胶澳总督府,这是一个集行政、司法、军事于一体的殖民统治机构。总督府下设法院和监狱,开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 为了加强社会管控,德国人引入了现代警务制度。他们在欧人区设立了德国警察,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在华人区的治安管理上,单靠德国警察显然力不从心。 语言障碍是一个主要问题。德国警察不懂中文,与当地居民无法有效沟通。文化差异也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和处理华人之间的纠纷。 更重要的是,随着青岛港的开放和胶济铁路的修建,大量货物和人员在此进出,码头、车站、市场等地的治安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单纯依靠外国警察已经难以维持秩序。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殖民当局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支由本地人组成的警察力量。这支警察队伍既要了解本地情况,又要服从德国人的管理,成为连接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桥梁。 1900年初,德国人开始在青岛招募华人巡捕。 这一时期,青岛的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化。港口贸易的繁荣带来了财富,也滋生了犯罪。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开始在青岛各地张贴告示,招募华人巡捕。招募标准十分严格,首要条件就是选拔体格壮硕的山东汉子。 身高必须在一米七以上,体重要达到130斤以上,且要求体格匀称,肌肉发达。这些严格的身体要求,使得应征者多为来自山东农村的年轻力壮者。 除了体格要求外,德国人还特别注重应征者的文化程度。要求应征者能够识字写字,会简单的算术,这样才能看懂布告和记录案情。 年龄限制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必须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德国人还规定,应征者要有当地德高望重的绅士作保,以确保其人品可靠。 招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许多年轻人踊跃报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成为一名巡捕,不仅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还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德国人给这些华人巡捕配发了统一的制服,样式介于中西之间。上身是西式警服,下身则是传统的中式长裤,头戴警帽,腰配警棍。 巡捕的日常职责主要是在华人区巡逻值勤。他们要维持市场秩序,调解邻里纠纷,打击偷盗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在码头和火车站这样的重要场所,华人巡捕要协助德国警察维持秩序。他们负责疏导人流,检查可疑人员,防止走私和偷渡。 德国人对华人巡捕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每天早晨要举行升旗仪式和队列训练,要求动作整齐划一,纪律严明。 巡捕每天要按时到岗,按规定路线巡逻,详细记录每天发生的事件。工作结束后要向德国警官报告当天的情况。 在薪资待遇方面,德国人给华人巡捕开出了不错的条件。基本工资高于一般劳工,还有节假日补贴和奖金,使得巡捕这个职业很受欢迎。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德国人还特意开设了培训班。请来德国警官教授近代警务知识,包括侦查技巧、格斗术、紧急救护等实用技能。 这些培训使得华人巡捕逐渐掌握了现代警务技能。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看更人,而是具备了专业警察的素质。 华人巡捕在处理各类案件时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既了解本地民情,又掌握了现代警务技能,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到了1902年,青岛的华人巡捕队伍已经发展到近百人。他们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成为维持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在处理华人之间的纠纷时,巡捕往往会采用传统的调解方式。比起直接适用德国法律,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当事人接受,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处事习惯。 华人巡捕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向本地居民解释德国人制定的各项规定,帮助普通百姓理解和适应新的社会秩序。 华人巡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警务文化。这种文化既吸收了德国现代警务制度的先进经验,又保留了中国传统的人情味。 在市场管理方面,华人巡捕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他们熟悉商贩的经营方式,了解市场的潜规则,能够有效地维持秩序又不伤和气。 1914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了青岛。原有的华人巡捕制度被打破,一些巡捕被留用,一些则失去了工作。
辫子不象真的,男人留不出这样的辫子,五十多年前见过,清朝遗老真人的辫子,比大老鼠的尾巴长那么一点点,耷拉着戴瓜皮帽的脑袋后面,也就到脖子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