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10日,蒋介石探望病重的胡宗南,胡宗南泪流满面,说:"这里(台湾)真是没有意思。"蒋介石听了之后,沉默良久。 1962年2月6日,台北市一家医院里,66岁的胡宗南躺在病床上,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从1961年底开始,他的身体就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心脏病反复发作,最终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 住院期间,前来探望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时候,病房里只有一位亲戚在照顾他。这与他在大陆时期众星捧月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月10日上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了医院。这个人就是他追随了大半辈子的蒋介石。自从1950年逃往台湾后,蒋介石已经很少召见他了。 当看到蒋介石出现在病房门口时,原本虚弱的胡宗南突然来了精神,强撑着要从床上坐起来。十二年来的失落与委屈在这一刻全都涌上心头。 胡宗南看着蒋介石,泪水不断地从眼角滑落。他对蒋介石说:"这里真是没有意思。" 面对这位老部下的感慨,蒋介石只是沉默地站在那里。病房里一时陷入了寂静,只能听见医疗设备发出的滴答声。 这次探望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蒋介石离开后,胡宗南的情绪始终无法平复。整整一天,他都处在亢奋状态中,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勉强入睡。 然而,蒋介石的这次探望,成了胡宗南人生的最后一次高光时刻。仅仅十天后的2月20日,命运就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那天,他的夫人刚好回家休息,儿子因病无法前来探望。在只有一位亲戚陪伴的情况下,胡宗南因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人世。 这位曾经统领50万大军,位居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国民党将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1924年的春天,一个身高不足1.6米的矮个子男人站在黄埔军校的考场上。这个人就是28岁的胡宗南,他因为年龄和身高都超出了军校的录取标准,险些与军旅生涯失之交臂。 在一次即兴演说中,他的表现打动了时任军校党代表的廖仲恺。军校最终破例录取了这位超龄且身高不够的考生。 在黄埔军校期间,胡宗南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刻苦学习,勤奋训练,很快就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武有胡宗南"的美誉。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同为宁波人的蒋介石。这层地缘关系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他成为了蒋介石最信任的部下之一。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胡宗南的军旅生涯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他先后参加了棉湖战役、东征战役等多场重要战斗,屡立战功。 1926年,他成为了黄埔系中第一个将军,打破了当时的晋升记录。短短两年后,他又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师长,统领"天下第一师"。 胡宗南不仅在军事上得到重用,在政治上也深得蒋介石信任。1932年,他与戴笠等人组建了"复兴社"和"力行社",成为了"十三太保"之首。 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胡宗南逐渐掌握了重要军权。到1945年,他已经统领着50万大军,成为了赫赫有名的"西北王"。 然而,胡宗南的辉煌岁月并没有持续太久。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在与解放军的多次战斗中接连失利。 1947年发生的延安"战役",成为了胡宗南军事生涯中最大的笑柄。他占领了一座早已被撤空的城市,却谎报战果说俘虏了5万敌军。 这个谎言很快被戳穿,不仅让胡宗南颜面扫地,也让授予他二等大绶云麾勋章的蒋介石陷入尴尬。短短9个月后,延安就重新回到了解放军手中。 之后的战事更是每况愈下,胡宗南的部队在解放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从陕甘宁到四川,再到云南,他的势力范围不断缩小。 1950年3月,当解放军兵临西昌城下时,胡宗南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重要决定。他将6万部队的指挥权交给部下,自己乘飞机逃往台湾。 1950年,胡宗南刚抵达台湾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台湾"监察院"的46位"监察委员"联名对他提出弹劾,认为他应该为"失去大陆江山"承担重大责任。 蒋介石对这位老部下的处置也颇具深意。他没有公开表态支持或反对弹劾,而是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式:把胡宗南调离核心圈子,安排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上。 先是被派往偏僻的大陈岛担任"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后又调任"浙江省政府主席"。这些职务看似官衔不小,实则毫无实权可言。 在台湾的十多年里,胡宗南经历了从权力中心到边缘化的过程。他先后担任过"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和"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务,但这些都无法与他在大陆时期的显赫地位相提并论。 更让胡宗南难以接受的是蒋介石的态度转变。从前的亲密关系荡然无存,蒋介石对这位老部下的态度变得冷淡疏离。 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蒋介石很少召见胡宗南。胡宗南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官邸和办公室之间往返,偶尔参加一些例行公事般的会议。 1961年底,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心脏病频繁发作。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蒋介石破例前去探望,但这份迟来的温暖并没有延续多久。十天后,胡宗南就在台北的一家医院里孤独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