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名24岁男子辞去教师工作,攀着5架天梯,爬到2800多米高的悬崖支教,1年后,他哄骗妻子背着儿子一起上山,谁知,24年后,妻子却哭着说:“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这年,24岁的李桂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毅然辞去了人人羡慕的教师“铁饭碗”,只身一人来到了大凉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二坪村。 初到二坪,眼前的景象令李桂林心酸不已。这里海拔2800多米,四面环山,人烟稀少。破败的泥瓦房随处可见,不少孩童衣不蔽体。村民们的脸上,刻满了贫穷与愁苦。 更令人震惊的是,村里竟然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孩子们只能在一间摇摇欲坠的破草房里,跟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村民学些识字算数。因为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童根本无法上学。于是,这个偏僻的山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文盲村”。 望着满目疮痍的二坪,李桂林暗下决心:“我要留下来,为这里的孩子带来希望!”为了尽快融入山村,他利用晚上时间跑到村民家,手把手地学习彝语,很快就能用流利的彝语与乡亲们交流。 白天,他一边教孩子们知识,一边和乡亲们一起动手修缮危房般的校舍。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李桂林自掏腰包购买教具,利用废旧材料给孩子们做体育器械。他不仅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朋友和父亲。学校变成了山村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孩子学会了讲普通话、识字算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面对人数不断增加的学生,李桂林感到力不从心。此时,他想起了最亲密的战友——妻子陆建芬。经过反复思量,李桂林做出了一个“自私”的决定:“哄骗妻子也来二坪支教!” 当时正在县城当教师的陆建芬,婚后一直与丈夫聚少离多。听说李桂林想让自己来山村,她又惊又喜。惊的是二坪条件实在太差,喜的是终于可以与丈夫朝夕相处了。于是,陆建芬也辞去了工作,带着年仅3岁的儿子,毅然踏上了去往二坪村的路。 当陆建芬跋山涉水来到二坪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傻眼了:破败不堪的校舍,学生们坐在高低不平的土坯上听讲,夫妻俩和儿子只能挤在一间简陋的土坯房里。望着宛如“原始社会”的一切,陆建芬甚至当场失声痛哭。 但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很快战胜了心中的软弱。陆建芬擦干眼泪,当即表示要与丈夫并肩战斗。从此,李桂林夫妇就成了二坪孩子们的父母。他们不仅教书育人,还细心照料着这些山里娃的一切。就连那些贫困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有时也是夫妻俩自掏腰包。 渐渐地,在他们的感召下,乡亲们也行动起来,自发投工投劳修建校舍。二坪村小学焕然一新。 岁月如梭,转眼到了1996年。这一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差点夺去李桂林的生命。当时,他冒着滔滔洪水去接学生,为了救一名小女孩,自己却被卷入了湍急的水流。所幸他抱住一棵大树,捡回了一条命。回家后,夫妻俩抱头痛哭,却谁都没提过要离开二坪。 命运似乎总爱和李桂林开玩笑。2004年,他们9岁的小儿子在山路上摔断了胳膊。然而,为了不耽误教学,夫妻俩狠心没有送他下山治疗,而是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简单处理。最终,儿子落下了终身残疾。提起此事,李桂林至今悔恨不已。 但夫妇俩没有被苦难击垮,反而愈挫愈勇。为了改善村里的落后面貌,他们像陀螺般四处奔走:自费为村里安装自来水,引进先进农作物品种,调解邻里纠纷,组织村民义务修路架桥......就连妇女儿童工作,他们也没落下。渐渐地,在夫妻俩的感召下,乡亲们打心眼里敬佩他们,纷纷投入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 就这样,李桂林夫妇坚守二坪整整24年。24年里,他们把一个“文盲村”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村”。昔日破败的校舍,已然是川西北山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昔日的辍学少年,如今也已经成长为栋梁之材,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 24年,8760多个日日夜夜。岁月早已在李桂林夫妇的鬓角染上了白霜。但每当他们看到村里娃脸上灿烂的笑容,就感到无比欣慰。这笑容,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 如今,哪怕是在铺天盖地的赞誉面前,夫妻俩依然淡定如初。陆建芬曾动情地说:“不管外界如何评价,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二坪的女儿、是孩子们的母亲。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要把一生都献给这片土地!” 半生躬耕,李桂林夫妇用朴素而坚定的方式,诠释着“燃灯者”的真谛。他们用执着和坚守,点亮了大凉山的教育之光,照亮了无数山村儿女的人生之路。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伟大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