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误杀3》,心里全是卧槽。不仅是被影片本身所震撼,更是对人贩子的残忍、丧心病

夏槐娱乐冲浪 2024-12-29 15:35:12

看完《误杀3》,心里全是卧槽。不仅是被影片本身所震撼,更是对人贩子的残忍、丧心病狂的程度感到震惊。

第一重震惊源自于片子真的把「采生折割」拍出来了。

“采生折割”是指一种极为残忍的行为,主要指将活人(尤其是儿童)致//残或致//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采集活人作为「胚」,用刀砍斧削等手段将人的肢体折断或切割,然后让制作出的残疾人或「怪物」去乞讨盈利。

记得千禧年前后经常在大街上看到类似的乞讨者,他们有的没有双臂,有的失去双腿,跪坐在一辆小板车上。那个时候我也才十几岁,一开始看到他们觉得很是同情,后来听大人说有些小孩是被绑架了硬生生割断手和脚才变成这样的,心下一阵悚然,简直是当代恐怖故事。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再见到这类人都有点不敢靠近。影院里看见五六岁的小孩被死死按住割断小腿的时候,一度感觉久违的童年阴影又回来了。 看完误杀3只敢开灯睡觉

第二重震惊是源于郑炳睿这个人物,没想到能这么复杂。

看过了1和2之后,我对《误杀》这个IP有一点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是主角父亲是几乎纯粹的受害者。无论他是不是有自己的复仇计划,或是出于发泄做出一些防卫过当的举动,都让人觉得他是出于救自己的孩子。影片开头也是这样塑造他的:孩子丢了,心急如焚,劫匪要钱他给钱,警察要他拖,他也配合。就算他突然扔下一句“警察不管用,我自己来”,当时也让人觉得他是个有点手段的、着急救孩子的父亲。

抱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到片子之前我对《误杀3》的整体情节也有着诸多疑问,虽然三部片子每个都是独立的单元故事,但从内核的设定上看,第一部里李维杰对抗的是官僚的恶,第二部里林日朗对抗的是官僚+不明所以的民众的误解,两部片子在矛盾上其实是有一定的升级。那么第三部呢?延续前两部对抗与缠斗的同时,还能把矛盾怎么升级得更精彩?郑炳睿还能比前两部的主角更有看点吗?

答案是有。郑炳睿(肖央饰)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对抗邪恶」的父亲了,因为他本身就是恶的一部分,是先被恶所迫害、成为恶的伥鬼、成为恶的帮凶,最后甚至还想黑吃黑的这么一个洗不清的存在。影院里层层反转揭开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气,散场的时候全是窸窸窣窣的讨论。可以看出他在前期真的骗了很多人,所做的一切也实在可恶。

但仔细想想,他的这副面目也并不是无迹可寻。这就是我所震惊的第三点——片子对于细节线索的铺陈和回扣。

还是从角色说起。郑炳睿被绑匪戏耍,开车卡车在密密匝匝的树林子里绕来绕去的时候,脸上的神情特别呆滞、凝重,但细看其实能看出一丝异样:他完全摆脱了第一次丢失孩子的单亲爸爸的那种惊慌失措、紧张和焦灼,反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稔感。在不知道后面剧情的时候,这种状态被理解为「身心俱疲的麻木」也未尝不可。但看到后面,你再回想那个表情,就会发现其实很不对劲。

相似的还有其他几个角色的铺陈,比如片子里的「老默」施福安,前期他从被关押的地方伤痕累累地逃了,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他就再也没有出现。由于剧情太紧凑、反转太多了,大家其实没怎么顾得上思考他,但编剧和导演没忘,让这个人出现在了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带着他的震耳欲聋的沉默和咬碎牙齿的仇恨,开出了令所有人呼吸暂停的一枪。

再比如段奕宏饰演的张警官,前期看着他一会儿为了仕途,一会为了私心,一会又好像正义凛然,相当一段时间里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一边」的,但他所有的所作所为,都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了注解。

这也是我觉得《误杀3》完成度非常好的原因之一,因为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影视作品里,呈现人物的正面性其实都是简单的,难的是呈现人的复杂,而在本就对逻辑的严密性有要求的悬疑作品里,要呈现一群人的复杂、坚持、对抗、犹疑,又要保证让人看着不乱,回味起来每个角色哪怕是小角色又都是完整的,就是难上加难。

马上是2024年最后一个周末,留给《误杀3》真的很值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