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大奉打更人 被定性为大奉,不值得,批评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三点。
第一剧情太散,没有主线,能说出这种话的我怀疑是看了限免或网上的部分片段,根本没有看完更新的6集。
前四集主演完善人物、介绍背景,交代许家一家的关系,与大奉的各大势力,之后主线铺开,变的明朗,许七安与户部侍郎斗以保家人平安,但这只是引子,真正的故事线是司天监、打更人、云鹿书院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之间的政斗,以及帝王平衡术,还有许七安的成长线。
其实,从第一集开始就在为主线铺垫了,如税银案,许七安因此结识司天监,随后替许新年作诗又与云鹿书院搭上关系,当街抓人被打更人赏识,许七安在冥冥之中已经卷入了纷争,只是这时的他还在适应大奉的生活,也未想到这一层,所以看起来只是看起来散,等他缓过来后主线随之而来,草蛇灰线一一对应,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第二是王鹤棣的演技,不能以截图、几秒的片段来判定整体,这样的评判标准是片面的,截这种图肯定是五官乱飞的,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的每一帧截图都是好看的,平稳的。
如现在流传的许七安不想看卷宗和大儒让他写20首诗的桥段,单拎出来不知前因后果当然觉得尬,可是放在整体剧情里就很合理。
卷宗这段是因为县衙积案太多,许七安一刻不得闲,二叔本想阻止但一听有钱拿便让许七安接受,本来想轻松赚钱,现在却又累又困,所以许七安才会有大开大合的动作,做劝学诗这段是因为许七安要在大儒面前演,实际上他心里早就有底了,不这样做,大儒们不一定尽心尽力,毕竟容易得来不珍惜,等价交换才出力,后面与许新年一同回家的时候不就心静如水了嘛。
所以啊,看戏得看全套,不羁、混不吝是许七安,有勇有谋,懂得人情世故,周旋于各大派别之间也是许七安,不能只看一面然后就轻易下定论。
第三还是粉圈之争,这个声量已经大过剧集本身了,许多人更多从情绪出发而非讨论剧情,最后的结论肯定不会是客观的,而且也没办法以理服人,若是能听得进去也不会有粉圈之争。
看剧感受是私人化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每部剧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但希望别让更多的声音被掩盖,“夜半不做亏心事,白日不怕打更人”,允许我不喜欢,也要接受我喜欢,你可以说大奉,不值得,我也可以说大奉,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