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一个很大的问题:性质不明,外延膨胀。 “语文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有人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字,也有人则提出语文是语言和文章,还有人说是语言和文化。 走进新课程,语言和文化说似乎更热门,于是种种文化范畴的东西便不断往语文这个大口袋里装。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要求学生有一颗圣人的“心”,生活哲理、民族灵魂、崇高精神,凡是人类应该具有的美德都试图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让学生在本应天真无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年纪,过早地背负起沉重的道德包袱,失去了童真与自由的思考空间。 要求学生有一张哲学家的“嘴”,言必珠玑,语必华美,每一篇课文都得感悟良多,每一堂课都得“激情燃烧”。可对于尚处于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过高的要求不仅难以达到,反而可能让他们对语文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 还要求学生有一个芯片式的“脑”,秦砖汉瓦、唐诗宋词、天文地理……都必须由学生传承。语文仿佛被视为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超级学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压得语文直不起腰,步履蹒跚,踟蹰而行。 这颇似果树生长,枝条萌生过多,影响了露水阳光,分散了养分,果子反而结得少。 过多的要求和内容填充,让语文教学失去了重点和核心,学生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学习语文的有效路径。 教师们虽然辛辛苦苦地教授,试图将一切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学生迷迷糊糊,闹到毕业,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依然不通不透。 语文教学需要回归本质,明确其核心性质和目标。 语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文学的魅力。而不是将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元素无差别地堆砌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应接不暇。 应当为语文教学“瘦身”,删减那些过于宽泛和空洞的要求,给语文一个清晰的定位,让它能够轻装上阵,带领学生在知识的花园中采撷最美丽、最实用的花朵。让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困境,回归本真,学生才能真正爱上语文,领悟语文的真谛。 (图片来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