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说道有人曾问过我母亲为何选择那样一种方式离去,事实上到1991年,母亲已经是一个77岁的老太太,身体状况相当不好。其实她长期以来身体都不太好,并已经被确诊为患有咽喉癌,她曾数次拒绝了给她开刀的要求。健康每况愈下,十几个年头过去了,对于她来说依然没有任何令她开心的消息,对处境和前途的迷茫、咽喉癌带来的痛苦、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等等因素,绝望的心情加上她个人的、政治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母亲对处境感到了不满和绝望,并最终走上了这条道路。 1940年,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李讷呱呱坠地,她的到来为毛主席的家庭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当时,毛主席已经48岁,老来得女,这份喜悦之情自然难以言表。毛主席在战争年代也曾化名“李得胜”,为了给这个珍贵的小生命取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毛主席深思熟虑后,决定按照古人“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的训诫,给女儿取名为李讷,寓意着她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行事敏捷、言辞谨慎的人。 李讷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渐渐长大,她深知自己身为毛主席的女儿,肩上承载着怎样的期望与责任。回首往事,李讷对父亲毛主席总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她曾说:“我觉得父亲给予子女留下的最大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最宝贵的,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父亲对我们的要求总是那么严格,当年他那样严格要求我,完全是为我好。他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假如不是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恐怕很难过得来。他的严格要求,完全不是过分的苛责,而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是按照我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来要求的,并不是随便那样做。他那是真正的父爱,深沉而厚重,他爱我,真的。” 在李讷的成长过程中,毛主席始终扮演着一位严师慈父的角色。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高瞻远瞩的视野,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1959年夏,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一消息让毛主席倍感欣慰。他知道,女儿能够进入这样一所顶尖学府深造,是对她多年努力学习的最好回报。毛主席高兴之余,一再叮嘱李讷要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大学里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李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她在北大历史系的学习生活充实而忙碌。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转眼间,到了1966年夏,李讷顺利从北大毕业。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入校门时青涩懵懂的小姑娘,而是一位学识渊博、气质出众的高材生。毕业后,李讷被分配到《解放军报》当一名编辑,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为了工作的需要,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讷按照父母的要求,改名为肖力。在同事们眼中,这个刚刚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端庄大方、个子中等,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静而内敛。然而,此时的李讷已经26岁了,还是独身一人。对于女儿的婚姻大事,毛主席一直保持着开明的态度,他倡议自由恋爱,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相比之下,江青则显得有些着急,她总是担心李讷的婚姻问题。而毛主席则宽慰她说:“找个工人也行,哪怕是农民也行啊,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比什么都重要。” 李讷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她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位一般工作人员。两人相谈甚欢,渐渐地产生了感情。然而,当李讷将这件事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但毛主席却表示支持女儿的选择,他认为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最终,李讷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干校与那位同志结婚了。 然而,婚姻生活并非如人所愿,由于两人性格、价值观的差异,这段婚姻最终走向了破裂。离婚后,李讷带着儿子独自生活,一度陷入了人生的低谷。那段日子,对李讷来说无疑是艰难的。她不仅要承受婚姻失败的痛苦,还要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 然而,正如毛主席曾对她说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李讷并没有被失败的婚姻击垮,相反,她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在李银桥的介绍下,李讷认识了王景清。他为人正直、善良,对李讷和儿子都非常好。两人相识后,很快便产生了感情。这次,李讷更加谨慎地选择了自己的婚姻。她深知,婚姻不是儿戏,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和维护。 1984年,44岁的李讷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她在经历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后,终于在中年时期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她的第二段婚姻,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了她晚年生活的重要支撑。与王景清在一起的日子里,李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幸福。她深知,这份幸福来之不易,因此更加珍惜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