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广西边防某团王营长的妻子程玲玲,经部队批准,在驻地小镇开了一家小饭馆。说是饭馆,其实也就是给过往之人下碗面条、炒个小菜之类的,仅有几张桌子罢了。时间一长,镇上的人都称她为“玲玲嫂子”。 在那个年代,粮食十分紧张,吃不饱肚子的现象相当普遍。 自小饭馆开业后,附近镇上有三个未成年的“小混混”常常来赊饭吃。玲玲嫂子见这几个孩子看着挺老实本分的,不像是坏孩子,就给他们些吃的。这三个孩子也很懂事,每次来了什么活都干,等客人走了,有残羹剩饭就吃点,没有剩余的就随便找点东西吃。 刚开始的时候,玲玲嫂子还记点账,时间久了,也就不再记账了。 三年过去了,孩子们也长大了。玲玲嫂子早就把这三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有时候几个星期没见他们来吃饭,还怪想念的。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三个孩子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支前民兵,给部队运送弹药、抢救伤员。 一个月后,战争结束了,可孩子们却没有回来。 有一天,两名部队军官来到玲玲嫂子的饭馆。其中一名军官拿出一个信封递给玲玲嫂子,信封里有1050元钱(三个孩子的抚恤金)和一封三个孩子共同签名的遗书。 遗书写道: 敬爱的部队首长: 我们三个都是孤儿,为了国家领土不受侵犯,为了边境的安宁,我们坚决要求参加支前民兵。如果我们在战场上牺牲了,请把我们的抚恤金交给玲玲嫂子,让她把我们的欠账抹掉。并告诉玲玲嫂子,我们不是小混混,我们没有给她丢脸。 玲玲嫂子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孩子们的遗书,任由眼泪哗哗地流淌。对于孩子们的饭账,玲玲嫂子早就不记得了,哪还有什么欠账呢。 最后,玲玲嫂子把三个孩子1050元的抚恤金,以三个孩子的名义,捐给了镇上的一所小学。 每年的清明节和孩子们牺牲纪念日,玲玲嫂子都会亲自去给孩子们扫墓,并且带上三碗孩子们生前最想吃的红烧肉和白米饭。 …… 45年过去了,玲玲嫂子已经75岁高龄了,可她的小饭馆还在。 为了纪念三个孩子,也为了能给三个孩子扫墓,王营长转业时没有回原籍,而是选择就地转业。玲玲嫂子也谢绝了地方政府安排的工作,继续经营着她的小饭馆。 有人说,玲玲嫂子这是在向世人讲述着45年前“三个小混混”的故事。 也有人说,玲玲嫂子这是在等待“三个小混混”回来呢。
去过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拜烈士,密密麻麻的坟茔,多是二十岁左右年青人,为国捐躯,心里只有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