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除夕,徐悲鸿为刘金涛作画,刚画两只公鸡,停电了。眼看无法完成,徐悲鸿便在画上摸索题道:“为刘金涛君糊窗。”不料,后来齐白石看到这幅画,又补了石台小草,成就了这幅《金鸡图》。 北平的冬夜寒意正浓,1947年除夕,北平艺专的裱画工刘金涛来到徐悲鸿家中。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讨要一幅画作。 徐悲鸿向来平易近人,当即应允了这位年轻裱画工的请求。他提笔蘸墨,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勾勒出两只神采奕奕的公鸡。 这两只公鸡一上一下,一昂首一低头,姿态各异却又浑然一体。上方的公鸡昂首挺胸,下方的公鸡则低头觅食,构图自然而生动。 正当徐悲鸿画得兴致盎然之时,突如其来的停电打断了创作。漆黑的夜里,徐悲鸿只得摸索着在画上题字:"为刘金涛君糊窗"。 这一年的徐悲鸿,正担任北平艺专校长一职。他不仅要处理繁杂的校务,还要应对战后北平艺术界的种种变革,工作十分繁忙。 这幅未完成的画作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谁也没想到,这一搁置就是数年之久。当时的徐悲鸿和刘金涛都不会想到,这幅因停电而未完成的画作,日后会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就在这幅画作搁置的岁月里,徐悲鸿仍在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奔波操劳。他多次往返于北平与南京之间,为艺术教育改革呕心沥血。 这幅画作的命运就像当时的中国艺术界一样,处在一个变革的节点上。徐悲鸿试图通过中西融合的方式改革中国画,而这幅未完成的《金鸡图》恰似这场改革的一个缩影。 1928年春天,徐悲鸿第一次来到北京西单跨车胡同齐白石的住所。这次拜访开启了两位艺术大师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徐悲鸿当时是新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看中了齐白石独特的艺术风格。齐白石的画作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与当时北平画坛保守呆板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徐悲鸿三次登门拜访,诚恳地邀请齐白石到艺术学院任教。这份诚意打动了齐白石,尽管他从未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教职。 这两位年龄相差32岁的艺术家,在艺术理念上有着惊人的共鸣。徐悲鸿主张中西结合,推崇写实主义;齐白石则在传统中求变,创立了"红花墨叶派"。 他们的艺术交流体现在多幅合作画作中。《妙极其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齐白石画水中的蝌蚪和岸边的青蛙,徐悲鸿则绘制岸上的坡地,两种不同的画风巧妙融合。 《菖蒲虾趣图》是另一幅代表作,展现了两位大师的默契配合。齐白石擅长画虾,徐悲鸿则在构图和背景上独具匠心,使整幅画作生动而和谐。 除了共同创作,徐悲鸿还是齐白石作品的重要收藏家。他一生收藏了齐白石近百幅画作,每当齐白石有新作,都会第一时间寄给徐悲鸿。 徐悲鸿不仅收藏齐白石的画,还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推介这些作品。他在1933年赴欧洲巡展时,特意带上了齐白石的画作,让国际艺术界领略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两位大师的友谊超越了单纯的艺术交流。在抗战期间,齐白石拒绝在沦陷区卖画,坚持着艺术家的气节;徐悲鸿则在南方奔走,为抗战募集资金。 1954年,已经九十多岁的齐白石看到了这幅未完成的画作。老人仔细端详着徐悲鸿笔下的两只公鸡,在上方那只公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头和兰草。 这幅画最终完成的时间跨度长达七年,却在机缘巧合下成就了一段佳话。两只公鸡一上一下的构图,仿佛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画中的石头和兰草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更赋予了这幅画作特殊的意义。石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兰草则代表着高雅脱俗的气质,恰如两位艺术大师的人格写照。 当时的齐白石并不知道徐悲鸿已经离世,这使得这幅《金鸡图》更显珍贵。它成为了两位艺术大师最后一次"对话"的见证,也是他们艺术生涯中最后一次合作。 这幅画作的完成方式颇具传奇色彩。徐悲鸿因停电而中断创作,齐白石则在七年后完成了最后的点睛之笔,画作的命运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这幅画作的艺术价值远超画作本身。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两位重要画家的深厚友谊,也记录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艺术家们的心路历程。 这幅画最终落入徐悲鸿纪念馆收藏,成为永久的珍品。它不仅记录了两位艺术大师的最后合作,也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一段难忘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