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入局很简单,项目落地很难”: 入局简单的原因 -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众多鼓励工商业储能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优惠电价等,降低了入局的成本和风险,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资本。 - 市场潜力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力需求侧改革的推进,工商业储能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率、利用峰谷价差套利等方面有巨大潜力,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众多参与者。 - 技术门槛相对不高:经过多年发展,工商业储能的基础技术如锂离子电池技术等已相对成熟,一些企业容易获取相关技术和设备,进入该领域。 - 商业模式清晰:主要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融资租赁模式、业主自投模式等,为入局者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项目落地难的原因 - 资源竞争激烈:适合建设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工厂、园区等资源有限,居间人掌握资源,导致项目资源获取成本高、不确定性大,且存在信息不透明、“串串”倒卖项目信息等问题。 - 多方协作难度大:项目需要开发方、投资方和设备商等多方协同参与,但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牵扯、协调效率低下的情况,导致项目拖延甚至流产。 - 盈利困境:一方面,多地动态调整分时电价,峰谷价差同比呈现下降趋势,影响了储能项目的主要盈利来源;另一方面,为拿到订单,服务方和业主方分成比例失衡,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 运营维护困难:工商业储能是跨周期产品,运营周期长,面临电芯生命周期、技术迭代、经济周期和电力市场周期等风险。且项目分散,设备由不同厂商产品组装,增加了运维管理难度和成本。 - 设备选型复杂:客户需求多样,不同地区、行业、工艺等对设备要求不同,同时技术迭代快,产品标准尚未统一,导致业主在设备选型上存在困难,也影响了项目的落地进度。 - 项目落地存在客观阻碍:如工厂变压器容量不够,增压扩容成本太高;企业用地产权模糊,导致备案无法通过;施工场地存在隐形问题,如挖到地基等,影响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