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不死,贾府也许还能多风光几年,可惜贾家的当家人太自以为是,在林黛玉的药里动了手脚扣了人参,老红楼梦镜头里,林黛玉喝药时扭头流泪的画面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她那时不是真想哭,是忍不住。 因为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从小就靠喝药长大的她,一口就知道药被克扣了,但是她又不能说出来。 从《红楼梦》中的细节来看,林黛玉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源于她本身的体质。 其中有多次提及药物的使用,王太医是贾府的御医,但却在治疗林黛玉时,未能根据她的身体状况调整药方。 尤其是在补药方面,他常常开具大量的滋补药物,这些药方虽然看似对症,却并未考虑到林黛玉脆弱的体质。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林黛玉提到自己服用王太医的药后,效果并不显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她的病情。 王太医所开的药,尤其是含有大量人参和肉桂的方剂,这些药物虽然可以增强体力,但对于已经虚弱的体质而言,却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补药过量,正如《红楼梦》中的隐喻,可能比毒药还可怕。 虽然贾母和王夫人不断为林黛玉更换医生和药方,但王太医的药方始终未曾根本改变。 甚至在贾府内部,似乎都认为林黛玉的病症并非药物治疗可以解决的。 每一次药方的调整,虽然表面上看是出于对她的关心,但实际未能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后来,贾府的当家人为了节省开支,偷偷从她的药中扣除人参。 林黛玉察觉这一变化,却无法言明,只能在喝药时默默流泪。 此外,在晴雯生病的情节中,胡太医的药显得过于猛力,虽然初看之下是个正确的治疗方案,但由于缺乏对贾府内情的了解,药方并未对症。 而王太医则过于保守,开出的药方轻柔过度。 林黛玉的母亲早逝,在那个大家族人丁兴旺的时代,独生女的存在显得尤为孤立。 当林黛玉被送入贾府,她的孤独感并没有因为周围人的喧嚣而有所缓解。 贾府虽有繁华,但对她而言,这不过是一个充满纷争的地方。 她敏感,从不轻易表露心声。 宝玉的孤独和黛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宝玉从小生活在奢华的环境中,却始终感到对世俗的排斥。 他对人情的淡薄,与贾府中的许多人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他在黛玉身上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孤独。 宝玉对黛玉的情感,更多是一种灵魂的共鸣。 然而,黛玉在宝玉的宠爱中得到了抚慰,但随着薛宝钗的到来,薛宝钗不仅是一个与宝玉婚配的理想人选,她的稳重、聪慧,更是让黛玉感到巨大的压力。 宝玉对她的宠爱变得更加平衡。 在《红楼梦》的第四十二回中,一天,吃过早饭的几位姑娘来到贾母处问安,薛宝钗忽然提出要与黛玉单独交谈,带她去了蘅芜苑。 宝钗一向稳重,话语轻松,但她突然要求黛玉“跪下”,并说要审她。 随后,宝钗以一种玩笑的口吻指出她在宴会上的行为有些不妥。 黛玉回忆起前一天老太太宴请刘姥姥时的行酒令,自己因一时激动,随口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诗句。 尽管这两句诗在今天看来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行为却极为不合时宜。 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谈及这些内容被视为不符合礼仪。 宝钗并非要刁难黛玉。 在那个时代,女子的行为标准比男子更加严格,尤其是在贾府这样的大家庭中,黛玉作为名门千金,理应更加谨慎。 宝钗提到自己小时候也曾做过类似的事情,虽然最终被家长制止。 她并没有批评黛玉,而是通过讲述自己的过去,试图引导黛玉注意到作为女性应遵守的礼仪。 黛玉在听了宝钗的话后,意识到自己确实失于检点,连忙向宝钗道歉。 黛玉的内心崩溃更多的是来自于她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无力感。 在贾府这个深宅大院中,每个人都在按着规则生活。 而林黛玉始终无法适应这种规则的游戏。 她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压迫。 她在大观园中葬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放逐。 而她的焚稿,更是对自己心灵世界的最后告别,她的文字和思想被压抑。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她没有选择,而是因为她的选择在那个时代没有立足的空间。 参考文献:[1]卜喜逢.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贾宝玉、林黛玉、妙玉之洁的分析[J].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