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来源:七叔唠嗑 “今天又是一个白跑的日子。”小周掐灭手里的烟,打开骑手APP,发现账户里显示的单数还是零。离晚上高峰期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他整整等了三站,却仍然没接到一单像样的生意。最近几天,他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外卖的订单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是什么让外卖行业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你也许会以为是季节作祟,冬天来了,大家都“御宅”,不爱点外卖了。但现实远不止这么简单。无论是外卖员、平台还是消费者,似乎都陷入了一场“连环局”:订单骤降、赚不到钱、情绪低迷。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今天,咱们分析个通透。 首先,得说说人们的生活习惯。过去几年,外卖行业曾高歌猛进,特别是疫情期间,外卖员简直成了“城市摆渡人”。一张张隔着口罩递来的外卖单,维系了无数家庭的日常。而如今呢?疫情退去之后,很多人开始重拾“自己做饭”的乐趣,并把省吃俭用视为日常,尤其是冬天,大家更愿意围在家里,热气腾腾地吃一锅火锅,而不是点一份冷冰冰的外卖。 更重要的是,健康生活理念的崛起让消费者对外卖食品的警惕性提高了。尤其是近期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科技与狠活”事件,把外卖食品推到了风口浪尖。你点的牛肉可能是“合成肉”,那份飘着香味的土豆泥可能只是淀粉加香精……一想到这些,谁还敢天天吃外卖?有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外卖消费者每单花费有所增长,但下单频次却在下降。这说明什么?大家虽然还在用平台,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信任它了。 除了需求出问题,还有供给端的“内卷”。2023年,很多行业不景气,不少人选择转行做外卖。无论是失业的中年人,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是一些职场妈妈,都涌入外卖骑手行列。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活就那么多,跑的人却多了。 这还没完,外卖平台推出的畅跑模式、专送模式更让那些“新手”哭笑不得。畅跑模式的骑手因为时效高、评级高,系统会优先派单,而刚入行的跑手只能傻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气得人直想摔手机。 而“雪上加霜”的是,新兴的同城配送业务也来抢蛋糕了。要跑腿买杯奶茶?来个同城速送;要送文件?跑个快递代送。同城配送瞄准了外卖食品以外的业务,而且给骑手的佣金相当高,一部分原本跑餐的外卖单流到了其他配送平台。客户需求被商业模式分割,订单数量大大减少,传统的外卖跑手自然更难生存。 老周是个在行外待了五年的老骑手,他最不喜欢的词,就是“算法”。他说:“平台想做得体面,但我们跑得憋屈。”没错,平台的算法如今成了外卖员头顶的无形“大棒”。按照业内的说法,骑手的收入和评分、时效等多维度的数据挂钩,但这些数据背后并不透明。有人反映,即使自己每天拼命多跑单,也拿不到额外奖励,反而被系统判定配送时间长,从而影响派单率。你说气不气? 不仅如此,外卖行业的技术革新也在推波助澜。别以为无人餐车、无人机离你很远,它们真的来了!在一些大城市,比如深圳、上海,高校和写字楼已经开始试点无人配送餐车。 这玩意儿很省事,机器就能干活,但对骑手来说,这仿佛是一种“下岗预警”。平台追求效率无可厚非,但劳动者的饭碗又如何保障? 很多人以为,外卖订单减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但实际上,在二三线城市跑外卖的骑手才是真正的苦不堪言。大城市即使下滑,基数还在;而对一些小城市来说,本身点外卖的人就少,行业竞争反而更加残酷。数据表明,一线城市的外卖均价甚至还能慢慢上涨,而小城市的外卖均价往往低得离谱,很多骑手只能靠送跑腿单度日。 有个骑手说,自己从北京回到家乡某三线城市原本是想图个轻松,但发现跑了一天只接了5单,每单不过3块钱,连油费都快赔进去了。试问,靠这种收入,是怎么维持生活的? 除了单量少,骑手们更担心的是“这份工作太容易出事故了”。很多骑手为了多接几单,经常闯红灯、争抢时间。结果,交通意外频发,但工伤赔付几乎等于零。因为大多数众包骑手都不算平台的正式员工,而是“合作劳务关系”,出了事得自己扛。中年骑手尤为头疼,他们背负家庭压力,同时又害怕摔伤。本就微薄的外卖收入,是否值得用健康来换? 总结一下,外卖订单减少的问题并非只是消费者不点餐的结果,而是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一方面,需求端的消费者习惯、健康偏好和信任危机被放大,导致市场缩减。另一方面,供给端陷入了骑手增多、算法不公、分流竞争、技术压缩等重重矛盾。但你发现了吗?这些问题受害的永远是最底层的个体骑手,赢家好像只有平台资本。 有人认为,整个外卖行业就是个放大版的“击鼓传花”游戏,消费者想省钱、骑手想赚钱、平台想数据好看,但最终只有一方受益。这个结构,导致市场越来越僵硬、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从曾经的“满城送饭香”,到今天逐渐失去光环的外卖行业,它的困境不仅是数字游戏的一部分,更是我们每个人工作环境的缩影。劳动者,是时候需要更公平的规则了。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