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为讨好洋人,慈禧命军机大臣赵舒翘自尽。赵舒翘早晨先后吞下黄金、鸦片和砒霜,却折腾到半夜仍未断气。妻子心疼不已,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一句,赵舒翘这才安然离世。 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屈辱地签订了苛刻条款,不仅要赔偿巨额白银,还要对义和团“祸首”官员进行惩罚,列强明确提出清廷必须杀掉一批他们认定的责任人。 军机大臣赵舒翘,就在被列为“罪臣”的名单之中。他曾是地方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官,为人清正廉洁,但却因义和团事件卷入复杂政治漩涡,最终被赐死。这位本不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大臣,经历了一场痛苦至极的死亡。 赵舒翘的悲剧,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息息相关。义和团运动在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的口号席卷华北,在山东、直隶等地迅速发展,并最终演变为国际冲突。 赵舒翘作为军机大臣,被慈禧派往涿州调查义和团情况时,他坦率提出“拳匪不可恃”的看法,但未能阻止朝廷继续支持义和团的决策。 在义和团进入北京、围攻外国使馆时,赵舒翘虽未直接指挥,却因被列强发现曾与载漪等人共同迎接义和团,成为洋人眼中“支持义和团”的关键人物之一。 随着八国联军的步步进逼,清廷被迫仓皇出逃西安。赵舒翘随慈禧一同离京,他本以为随驾效忠仍可保全自身,甚至相信列强的压力不至于要将自己推上绝路。 然而,洋人提出的“祸首名单”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列强要求对义和团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惩处,提出174名清廷官员的名单,其中包括赵舒翘。 清政府为求与列强议和,不得不牺牲一批官员,其中赵舒翘因其特殊身份被列为优先处死的对象。 这一消息传到西安后,引发了当地绅民和百姓的强烈反应。赵舒翘的从政经历,尤其是他在江苏巡抚任上为百姓据理力争的事迹,令他成为百姓心中的“清官”典范。 当年日本人借《马关条约》试图将苏州开辟为通商口岸,要求清廷割地并驱赶百姓,赵舒翘不仅拒绝,还仅以租借荒地的方式换取妥协,保护了百姓利益。他的清廉作风和体恤民情,使得西安当地百姓在得知他被赐死的消息后,纷纷为其求情。 绅民们集结了数百人联名上书慈禧,指出赵舒翘并未真正支持义和团,恳求朝廷网开一面。然而,这些努力终究未能挽回局势。 西安城的百姓也自发组织了一支过万人的队伍,高举标语请命,这场面一度感动了许多旁观者,但面对清廷的软弱与列强的步步紧逼,这些呼声显得无力。 赵舒翘在得知绅民与百姓为他求情时,内心百感交集。他感激这些普通百姓对他的认可,却也清楚自己已是列强压力下的牺牲品,生还无望。 赐死的命令于1901年的一天清晨正式执行。赵舒翘仍带着几分侥幸,认为这可能是朝廷“演戏”给列强看的,真正杀他不过是缓兵之计。 他告诉家人不要惊慌,只需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决定。然而,当他发现清廷派来的官员态度坚决时,他终于明白,自己无法逃脱这一劫。他冷静地换上官服,在家人的陪伴下开始执行自尽。 按照礼制,他首先选择吞下黄金。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为官者最体面的死法,但黄金未能致命。之后,他又服下鸦片,身体虽陷入昏沉,但仍未断气。 最后,他被迫服下砒霜。砒霜带来的痛苦几乎难以承受,他的身体剧烈抽搐,口中发出低沉的呻吟,令人不忍目睹。折腾了整整一天,赵舒翘依然挣扎在死亡边缘,痛苦的模样让一旁的妻子泣不成声。 他的妻子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曾陪他在地方为官,亲眼见证了他为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如今,看到自己的丈夫备受折磨,她的心如刀绞。她走到他身边,俯下身,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无人知晓。有传言她告诉他:“家中一切我会安排好,你可以放心离去。”也有人说,她让他不要再坚持,让自己早些解脱。 不管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它最终让赵舒翘释然,他轻轻握住妻子的手,闭上了双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赵舒翘的死震动了西安,也让百姓感到无限唏嘘。他的从政经历与清正廉洁的作风早已深入人心,许多人无法接受这样一位好官竟然因列强的施压而被赐死。在他的葬礼上,不少百姓自发前来吊唁,纷纷为他鸣不平。 慈禧太后在赐死赵舒翘时也曾犹豫不决。赵舒翘并非真正的义和团支持者,而只是因为特殊的政治局势被牵连其中。 但面对洋人的严厉要求,清政府为了换取短暂的和平,最终选择牺牲他。慈禧的这一决定,不仅未能换来列强的真正让步,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赵舒翘的命运,折射出晚清官员在内忧外患中无法自保的悲剧。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他用忠诚和勤政换来了百姓的尊重,却因复杂的国际局势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他的死,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悲痛,更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1901年,赵舒翘带着百姓的敬仰和内心的释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故事,注定在历史长河中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