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春天,徐志摩葬礼上,金庸家送去的挽联,丝毫不留情面,公开表达对徐志摩婚变的不满。 那天,场面非常隆重,金庸对此有过回忆: “我妈妈是他的姑母,他父亲比我妈妈年纪大得多,是我的老舅舅。我爸爸辈分比他大,但他家里有钱有势,如果去吊丧,不免有谄谀之嫌,于是派我去。 那时我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但他家里当我贵客那样隆重接待,我在灵位前跪拜后,舅舅徐申如(徐志摩父亲)向我一揖答谢。舅舅的孙儿(徐志摩的儿子)则磕头答谢。然后开了一桌酒席宴请。 我一生之中,只有这一次经验,是一个人独自坐一张大桌子吃酒席。桌上放满了热腾腾的菜肴,我当时想,大概皇帝吃饭就是这样子吧! 我不好意思多吃菜肴,只做过样子就告辞。舅舅送出大门,吩咐用自己家里的大船连同船夫、男仆送我回家,再向我爸爸、妈妈呈上礼物道谢……” 当天,查家(金庸家)送去的挽联是:“司勋绮语焚难盡,仆射余情忏较多”。 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绮怀》。司勋,指唐代诗人杜牧;仆射,指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沈约。 虽然看似将徐志摩的成就与两位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却也暗指徐志摩和他们一样风流不羁。 因为徐志摩的移情别恋,他在亲戚中不得人心,大家也不和陆小曼来往。 结婚几年,陆小曼仍然不被接纳,公公还阻止她参加葬礼。然而,她的悲痛是真实的,献上的挽联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往事已矣,但对每一个当事人而言,那些时光永远不会死,在他们的记忆里,徐志摩依然鲜活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