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徐州会战之初,东北军于学忠部奉命在南线小蚌埠至淮河北岸布防,保障中国军队在北战场内线机动,伺机歼灭冒进之敌。 于学忠任军长的第五十一军辖一一三师、一一四师,共4个旅、8个团及各军师直属部队共2.5万余人。 一一四师师长牟中珩开战前向于学忠请示:“军长,这次打仗我们拼不拼?” 于学忠说:“我们打内战不是挺能拼的嘛,现在打日军不拼还行?不拼还能对得起中国人?不拼还能在中国还站得住脚吗?” 牟中珩问:“拼到什么程度为止呢?” 于学忠说:“你拼个七八成,留个根,以后好补充。” 2月2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战车掩护下发起进攻,企图强渡淮河,当即与一一四师展开激战,这是守淮的第一仗。 2月4日一一三师赶到,立即加入战斗,敌我双方沿着淮河争夺10余天。 由于我方战线长约百余里,纵深配备不足,而且军、师预备队极少,日军采取集中兵力一点突破,使我方战线受到极大压力,五十一军遂不得不转进沫河口、四铺一带继续抵抗。 于学忠亲赴前线调整部署,鼓舞全军士气。2月13日凌晨2时,五十一军趁敌渡河立足未稳之际,发起全线反击,军、师、旅长都到前沿指挥。 到上午10时许,日军开始动摇,不得不退回淮河南岸,只有少部分仍在北岸坚守。我方遂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阵地。 这次战斗,我方毙敌2000余人,一一四师伤亡大半,终于阻止了敌军强渡淮河。 这时,牟中珩向于学忠在电话中报告说:“我师已伤亡十之七八,已经拚了!” 于学忠说:“好吧!由张自忠部队接替你的阵地。” 于学忠率五十一军在宿县以南地区休整补充,不久又在固镇地区守备,与南路入侵日军长期胶着,为第五战区赢得了机动时间。 第五战区抽调原拟增援淮河防务的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北上临沂,支援庞炳勋军团作战。这便是徐州会战第一阶段的滕县、临沂保卫战。 日军妄图由南线渡淮河北进受阻,于是调主力由北面进攻台儿庄,以期打通津浦线。第五十一军稍事补充,即奉令开赴台儿庄参加会战。 于学忠在这次战役中,身先士卒在前线指挥,亲率敢死队百余人,夺得敌军火炮30余门。军委会颁奖给于学忠银盾两枚。 我方在台儿庄取得大捷,但日军在枣庄、峄县、税郭、临城、韩庄一带,尚有万余人。4月18日晨,于学忠率部及川军孙震部进攻韩庄。 战至最后,只剩韩庄车站仍被日军占领,于学忠指挥炮兵摧毁日军工事,一一四师派出一个团进攻车站,以手榴弹、大刀,攻破日军三道防线,这时我方伤亡甚重,战至黄昏,仍未攻下车站。 于学忠坚不撤,又派川军一二五师姚超伦团到多义沟附近破坏路轨10余里,阻止日军增援,终于全部拿下韩庄。 4月26日,郯城以西敌我展开大混战已3日之久,日军迭次向我左翼包围,企图冲破我据点,二次猛扑均被我方击退。 4月29日于学忠率部克郯城。此战各级军官均亲临前线指挥,前后激战9日,我方死伤旅长3人、团长7人、营长以下官兵数千人,给日军以重创,并阻止其主力南下,得以掩护我战区大军集结。 第五战区传谕嘉奖于学忠部,与此同时,司令长官李宗仁命令,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以消灭进入台儿庄以东的我袋形阵地之敌。 以于学忠部向东,汤恩伯部向西,封锁袋口。第六十军向北,合力歼灭侵占邢家楼、五圣堂、五窑路、蒲旺、辛庄地区之敌。 台儿庄大捷后,日军调来十三个师团计30余万人包抄徐州。5月17日晚,李宗仁率第五战区部队全线撤退。 五十一军是台儿庄撤退的殿后部队。于学忠在徐州会战中,因屡立战功,多次受到军委会的嘉奖,并晋升为一级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