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四年三月五日,翰林院编修蔡寿祺突然上疏弹劾恭亲王奕䜣揽权纳贿,请求朝廷逮捕治

夜梅聊文化历史 2025-01-03 10:12:58

同治四年三月五日,翰林院编修蔡寿祺突然上疏弹劾恭亲王奕䜣揽权纳贿,请求朝廷逮捕治罪,此时,恭忠亲王担任议政王,还没到四年,见此奏疏,慈禧如获至宝。 两宫太后立即召见周祖培、倭仁两位大学士,朱凤标、万青藜两位尚书、吴廷栋侍郎等一起议论如何给奕䜣定罪。两宫太后,特别是慈禧兴致勃勃、怒气冲冲说,恭亲王目无君上,妄自尊大等等,而且恭亲王在热河的时候,有人曾经说过其想造反,如今,蔡寿祺上疏指正,正好新罪旧罪一并算账。 周祖培、倭仁等人比较正直,纷纷为恭亲王辩护,不肯附合慈禧。众人的态度仿佛似一盆冷水浇到了慈禧头上,慈禧只能收拾心意,装出怒气稍稍减轻的样子。周祖培请求追查证据,慈禧无可奈何,只能应允。 二天后,倭仁等在内阁召开会议,让蔡寿祺指证恭亲王罪名,特别是奏折中称“挟重资而内膺重任,善夤缘而外任封疆”二句,亦让蔡寿祺具体说出是谁?蔡寿祺不敢隐瞒,吞吞吐吐说出内阁侍读学士薛焕、陕西巡抚刘蓉二人,又说是听给事中谢增说的。倭仁又召谢增问询,不料,谢增信誓旦旦说自己听都没有听说过,又怎么可能和人说起此事?蔡寿祺冷汗直冒、俯首无词。内阁侍读学士薛焕当时在场,听谢增如此说话,自然得理不饶人,不肯罢休、言辞犀利不断追问蔡寿祺为何诬陷?目的何在?后来经众人劝解方才作罢。 不久,刘蓉回奏, 奏折中说:“起自草茅,未趋朝阙,亲贵之臣,不识一面,枢密之地,未达一缄。请严究诬枉根由。”事已至此,慈禧无奈,只能以蔡寿祺诬陷大臣的罪名将其降级以平息众怒,其后,蔡寿祺终身不用,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在此风波之后,恭亲王虽然被降职,不再具有议政王的头衔,但仍然在权力中心,屡罢屡复,最终得以善终,其之命运较之前朝重臣,显然幸运很多。

0 阅读:32
夜梅聊文化历史

夜梅聊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