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误杀3》最让我毛骨悚然的部分是—— 罪犯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小辰读商业 2025-01-03 12:18:29

【琅河财经】《误杀3》最让我毛骨悚然的部分是—— 罪犯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他们为扭曲人性披上的,是一个格外单薄、疲惫、弱小的外壳。 电影里有很多个情节都印证了这一点。 比如拐卖儿童的手段之一,是“孩子拐卖孩子”。 男主在回忆孤儿院的经历时候有这么一段: 加入拐卖团伙之后,模样只有七八岁的他,从一辆面包车上下来。 然后拿着零食诱骗一个还穿着纸尿裤的小孩。 小孩光着脚板跟过来,结果直接被掳上面包车,就此,拐卖成功。 整个过程花了不到一分钟,却直接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还有一个片段,是“妇弱拐卖小孩”。 伪装成流动摊贩的女罪犯,在经过小孩时,故意遗落了一只小球。 而当小女孩捡过小球,追上去想还给对方时,被迅速迷晕装进了编织篓里。 而转头在看罪犯的装扮—— 是一位辛苦的、疲惫的、在烈日下暴晒工作的女性。 这两个片段看得我心里发毛,因为这些罪犯都很符合“猎物”的形象。 他们的行为是需要陪伴的、需要帮助的,他们的模样也都是单薄孤独的、弱小无害的。 这会让大人和小孩天然的放下防备心。 并且更细思极恐的是,除了拐卖的最后一环,这些事情似乎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 小孩总会有年龄相近的玩伴,也总是被教导要乐于助人保持善良心。 也因此,拐卖的可怖之处就在这里,它们发生的前提,都是难以分辨的。 而当我再回头探寻那些罪犯的心理,发现了更恐怖的逻辑—— 他们不仅仅是装扮成“猎物”。 在心理上甚至也可能认为自己是被逼无奈的受害者or施以援手的帮助者。 电影在回忆拐卖儿童的片段里,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那些没有投好胎的,我们帮帮他们。” 而后面在安全署长的人物回忆里,也出现了类似的对白。 这里恐怖就恐怖在,恶人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了重新定义—— 不是拐卖犯,而是救世主。 而按照这个逻辑往深一想就会明白,这种极度扭曲的心理带来的,是他们在拐卖儿童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人性。 因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所以在犯罪时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所以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而再看男主,他则是用另一套逻辑,来为自己的行为脱罪。 他的身份有3重的反转。 第一重是痛失爱女的富商,反转成了拐卖儿童的罪犯。 而在讲述拐卖儿童的经历时,他最大的情绪其实是:委屈。 在他的叙述里,自己是孤儿出身,因为见识了太多手段,才逼不得已加入了这一行。 这段经历确实是痛苦的,但他鲜少提到的部分是,长大成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也依然参与儿童拐卖,并以此谋取利润。 换句话说,他只强调了自己童年的受害者身份,却故意忽略了长期的犯罪者的身份。 第二重反转是在揭露船难爆炸的真相时,他撒了谎。 他一开始的说法,是安全署长放的炸弹,后来才承认是自己想要炸毁船只。 而在这个谎言里,他想要呈现的其实也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逻辑。 把自己从决策者的形象里脱离出来,变成了逼不得已的执行者。 这个谎言的用意,无处不在激起倾听者的同情。 第三重反转,则是在公开罪行和炸死女儿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这中间他经过了无数次的外在博弈,包括以炸弹要挟安全署长,也包括亲口说要直播自己的罪行。 但声泪俱下的上演了这么一出之后,他还是在最后一刻摁下了炸死女儿的遥控器。 到那一刻,我对他前面所有悲惨的遭遇都产生了质疑。 因为我忽然发现,或许很多罪犯都像他一样—— 他们的情绪和行动是可以剥离的。 无论表现的多么痛苦、悲切、急迫,最终也还是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而那些被献祭的对象,甚至可以是自己的骨肉至亲。 这也就是看完《误杀3》后,我感到最毛骨悚然的部分。 我们常常有一个刻板的坏人形象,似乎他们应该是面相可怖、行事凶狠的。 但实际上,他们可以柔弱、疲惫、单薄、幼小。 他们也可以留下许多眼泪,最后仍然冷静的痛下杀心。 就像电影里说的,一切都是表演。 在那些至狠至凶的时刻里,不要相信一丁点人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