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阳春不在
从17年调控后,基本上京楼小阳春从未缺席(20年是受影响延后了),原理是基于学区需求入场和年终奖效应,但2024年算是打破了这个规律,2-4月成交量很一般,成交高峰反而是靠政策推动的5-7月和10-12月。
2.二手房交易的枯荣线1.2万套
24年虽然小阳春缺席,但其实每个月的成交量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状态,而且也比较稳定,网签量从3月到9月一直在1.3万以上,在很多人认为的成交枯荣线水平之上(每个月网签1.2万),但事实上24年前三个季度,北京二手房均价基本属于下跌失守的状态,即使成交量稳定在枯荣线之上,也持续放量下跌。
3.学区房成交高峰启动时间的变化
之前也说过往年学区房行情基本是春节前后启动,并带动小阳春行情,但24年的学区房行情反而是5月政策推动的,并且在930政策下再推动了一波,像万柳成交高峰是11月,月坛和德胜成交高峰是11-12月,翠微片区成交5-8月和10-12月都是维持在高位。这也给近几年要购入学区房的家长们提了个醒,现在需要更频繁的关注学区行情,想在低位入手的话,要逆市场行情而行动。
4.二手房市场次新房没能走出独立行情
前些年大家都追求产业区次新房,结果现在各种因素导致各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所谓的“产业次新”也没能走出独立行情,从哪儿来的基本回哪儿去了。目前市场反而是刚需上车房成交火热,流速很快,虽然也是在大幅度折价的情况下。
5.新房到底是地段为王还是产品为王
2024年(包含23年底),部分地段较好的新盘项目其实卖的一般,应该也是出乎了操盘手的预料,比如南城之光亦庄河西(玺子),还有像国安府这样的核心板块新盘,放在原来那肯定是不愁卖,结果今年都上了渠道还卖不动。反而有些盘可能有一定先天不足,结果开发商通过降价或者大力上渠道,或好好卷产品,反而卖的还不错,比如十八里店、金盏卢苇沟还有酒仙桥(一直觉得酒仙桥地段只能算一般)等。
目前看来新房项目如果想把流速跑起来,必须产品有亮点,同时地段也不能太怂,价格也不能高…真是不容易,而购房人更多考虑自住的舒适性和体验。
之前都说什么次新不会跌,现在各种次新(好位置好学区好环境)都跌了,中介又改口说次新抗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