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苏联援助了我国 20克极为珍贵的蛔蒿种子,它们被分为4份,在四个国营农场展开试种,自此,中国人肚子里的蛔虫有了克星。 相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童年都有自己独特的回忆,可能是甜蜜的也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时候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可能条件非常艰苦,连吃饱都是一种奢望。 而对于八零后的孩子们来说,生活条件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但是相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还是稍微有些艰苦的,就比如那时候的孩子们就深受蛔虫的侵扰,而宝塔糖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童年记忆。 那个时代,物资没有现在这么多,零食和糖果也很少,大家都很珍惜每一块糖。 所以那时候,虽然宝塔糖属于药品,但是因为是甜的,孩子们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吃宝塔糖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宝塔糖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但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想要生产宝塔糖,必不可缺的一种原材料就是蛔蒿,这种植物只有在北极圈内才有,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原材料都需要从苏联进口。 1952年,我们从苏联引进了20克蛔蒿的种子,这20克的珍贵种子,被平分成四份,分别发往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四家国有农场,只是可惜其中三家都种植失败,只有潍坊农场成功种了出来。 潍坊农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抓住机遇,把虫蒿草培育列为主要农业项目,50年代,当地蛔虫蒿业发展势头强劲,很快发展至8640亩。 那时候的潍坊每年都能生产15万公斤的蛔蒿,以及3100公斤的种子,这庞大的生产量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甚至还有一部分被我们用来出口。 随着蛔虫蒿的广泛种植,宝塔糖的生产也在稳步推进,全国人民都在吃,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单方面解除了对我们的援助,并且将所有的机械设备都给撤走了。 苏联撤走援助这招及其阴狠,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实力远没有如今强大,科技也不如苏联,所以只是瞬间,我们的生产就遇到了困难。 虽然苏联把这些设备搬走后,我们也研究出了自己的设备,但我们研究出来的设备,能提炼出来的原料很少,产量下降了一半。 1964年,潍坊农场一连四十天都是阴雨绵绵,大量蛔蒿在地里腐烂,再加上恶劣的天气,蛔蒿全部绝收,宝塔药的生产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将自己的土地换成种植蛔蒿,这就造成了蛔蒿的大量囤积,如果卖不出去,那就没有任何利润可言,这让许多农民对蛔蒿失去了信心,再也不想种了。 至于宝塔糖为何会被淘汰,其实宝塔糖在驱虫方面确实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它也是有限制的,它只能够驱除虫子,却无法杀死虫子。 它的活性成份可以让蛔虫的肌肉瘫痪,无法再附着到人类的肠子里,但是,与之对应的是,虫子的蠕动也会变得更快,造成疼痛。 而我们也研究出了新的驱虫药,价格也非常便宜,效果比宝塔糖还要好,所以慢慢的,宝塔糖就被淘汰了。 事实上,蛔虫也并非一下子就不见了,只不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居住的环境逐渐改善了而已。 就拿我们最普通的厕所来说,在几十年前,厕所是肮脏的象征,就连城市里的厕所都是如此。 农村的厕所更是不堪入目,有的地方还是旱厕,脏得让人难以忍受,而有些地方的厕所甚至是人畜共用,根本无法和卫生扯上关系。 随着人们的卫生意识越来越强,而且老百姓也越来越富有,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了一个干净、实用的卫生间,随着厕所的改善,人们被粪便中的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虽然蛔蒿的培育方法失传,让人惋惜,但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国正在变得更好,因为我们有更好的科技。 如今,当我们回想起宝塔糖特有的酸甜滋味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的淳朴与天真。 在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宝塔糖也成为了时代淘汰的产物,但那股浓郁而甜美的香味,却让人难以忘怀。
1952年,苏联援助了我国20克极为珍贵的蛔蒿种子,它们被分为4份,在四个国营
酒馆茶色
2025-01-03 20:25:18
0
阅读:1034
那时浮华染流年
那是无数黄金换来的。你嘴唇一碰就变成施舍给你了,
汤姆哈迪
80后 清晰记得小时候拉出的屎里面有白色蠕动的蛔虫 学校里发药片 吃了两次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