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亲华的“外国特区”,人口六十万军队四万,官方语言是汉语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具有将近五千年的文字文化历史,韩国与日本的文字都是由我国的汉字发展而成的。尤其是从汉朝开始,日本常常来到中国学习。第一部分:中国文明的悠久历史 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可能很少有人不知道中国这个国家。它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古代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国文明从远古时期就开始萌芽,直到今天仍然充满活力,堪称世界史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要说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古老,可能五千年都不足以描述它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制造陶器了。到了夏朝建立,中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夏朝之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诞生。而秦朝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等一系列改革,让中国迈入大一统时代。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文字的作用功不可没。甲骨文和金文虽然古老,却奠定了汉字的基础。而后的篆书、隶书、楷书,又推动了汉字的成熟和完善。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书写的诗词歌赋,记载的史书典籍,都以汉字为载体,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代代相传。 除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中国的思想文化也十分发达。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儒学独尊,再到魏晋的玄学思想,每个时期都涌现出无数圣贤先哲。他们或论道德伦理,或讨论治国理政,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章。宋明时期,程朱理学成为正统,影响中国后世数百年。这些思想犹如一座座巍峨高山,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 千百年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塞外草原到岭南大地,虽然语言习俗各不相同,但都以华夏为荣。正是凭借悠久而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文明才如此璀璨夺目,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亮眼的一颗明珠。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可谓深远。历史上,中国曾被周边国家视为学习的榜样,他们争相模仿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其中,汉字就是中华文明影响邻国的重要体现。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朝鲜半岛就开始使用汉字了。相传,当时的燕国和朝鲜有着频繁的交往,许多朝鲜贵族子弟到燕国学习,传回了不少中原的文化典籍。到了新罗时期,儒家经典和历史典籍在朝鲜广为流传,许多朝鲜学者都能熟读儒家经典,官员考试也要考察汉文。 日本使用汉字的历史同样悠久。早在5世纪,日本就派遣了"五经博士"到中国学习,从此开启了遣隋使、遣唐使长达数百年的历史。大批僧侣、学者踏上求学之路,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回了日本。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重要史书,无不借鉴了中国编史的体例。而"大化革新"更是明显借鉴了中国的律令制度。到了奈良时期,中国唐朝的服饰、文学、建筑风格在上流社会蔚然成风,汉诗汉文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越南的汉字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公元前后,在中国统治下的交州,就有不少汉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后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效仿中国,设官署、办科举,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废除汉字。即便如此,时至今日,在越南的庙宇古迹中,仍然随处可见汉字的身影。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文化在影响周边国家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字为纽带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涵盖了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一度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之势。各国文人骚客以用汉字著文为荣,以踏寻名山大川的足迹为豪。僧侣们更是往来频繁,或求法问道,或游历参禅,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东亚的传播。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日益频繁,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字为媒介的文化圈逐渐成型。在这个文化圈内,中国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艺术风尚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东亚国家共同的精神财富。孔孟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也被朝鲜、日本等国的统治阶层所推崇。在朝鲜,儒家思想更是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核心。而在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兴起了阳明学等新儒学流派。儒家的伦理观念深深影响了东亚各国的社会生活,至今仍然根深蒂固。 除了儒学,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被广泛效仿。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朝鲜、越南等国采用,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在中国,读书人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而科举制更是让寒门子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样,在朝鲜和越南,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也通过科举踏入仕途,成为朝廷重臣。此外,中国式的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等,也被周边国家所借鉴,成为构建国家机器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