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奇珍——东南沿海鲎酱。鲎是海洋中的一种无脊椎甲壳动物,生物学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 鲎,这个听起来有点陌生的字,读音跟"后"一样。它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海洋生物,拥有独特的外形和习性。鲎通常被称为马蹄蟹或马蹄鱼,是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可追溯到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与恐龙同时代,见证了地球的沧海桑田。 鲎的外形酷似一只大号的马蹄,长约60厘米,重3-5公斤。它的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和尾部三个部分。头胸甲宽大,呈马蹄形,背面有三条纵脊。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尾巴长而尖,像把剑,因此被称为剑尾。鲎浑身披着一层厚厚的棕黑色甲壳,像是一位全副武装的中世纪骑士。 鲎虽然长得像蟹,但却是蟹类的远房亲戚。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门,但分属不同的纲。鲎属于肢口纲,而蟹类属于软甲纲。鲎的生存环境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沙泥底,常常潜伏在20-60米深的海底,喜欢挖洞隐居,只露出尾巴尖。它们偶尔也会在夜晚的潮间带游荡觅食。 鲎的身体构造充满了独特之处。它的循环系统十分原始,血液呈蓝色,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铜离子的血蓝蛋白,而不是铁离子的血红蛋白。鲎还拥有两种视觉器官,一对复眼和两对单眼,可以在昏暗的海底视物。此外,鲎还在腹面长着一排书鳃,用于呼吸和运动。 鲎是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每年夏季,成年鲎会聚集在沙滩上进行集体交配和产卵。雄性鲎将精子包裹成一个精荚,用钳子递给雌性鲎,雌鲎将精荚藏在腹甲下孵化。最后,雌鲎把受精卵产在沙滩上,让海水冲刷。经过几个星期的发育,小鲎就会破壳而出,开始海底生活。 鲎酱,这个古老的美味,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流传已久。据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就有食用鲎的记载。当时人们食用鲎的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将鲎肉晒干后直接食用,或者用鲎肉熬汤。 到了汉代,鲎酱开始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东汉时期的《吴录》中记载了制作鲎酱的方法。当地人先将鲎肉取出,与鲎腹中的卵一起捣碎,再加入盐等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制成了味道鲜美的鲎酱。这种制作工艺一直流传到了后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鲎酱的美味名声越传越远。当时的文人墨客们都对鲎酱赞不绝口。晋代陶潜在他的诗作中曾写道:"秋水澄鲜美,鲎醢荐佳人。"鲎酱成为了当时宴请贵宾的高档菜肴,也是文人雅士们品鉴美食的对象。 鲎酱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持螯饮美酒,啖鲎荐嘉宾"的诗句,可见当时鲎酱在文人雅士中的地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是鲎酱的忠实粉丝,他在《食鲎》一诗中写道:"劝君休惜千金贵,饮罢鲎羹三两杯。"可见鲎酱不仅美味,而且价格不菲,是宋代达官贵人们争相享用的美味。 然而,到了明清时期,鲎酱的制作工艺逐渐式微,品质也大不如前。到清朝中期,福建沿海一带的鲎酱已经变得咸腥难吃,人们渐渐不再食用。再加上捕捞过度,鲎的数量锐减,鲎酱这个曾经的美味佳肴,就这样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鲎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鲎这个物种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危机。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的鲎资源量下降了70%以上。目前,中国鲎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捕捞和食用鲎都受到了严格限制。 尽管鲎的食用价值已不再,但它在医药领域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代研究发现,鲎血中含有一种独特的物质——鲎血因子,可用于检测人体内的内毒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测试剂。此外,鲎血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白血病、肝炎等疾病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除了药用价值,鲎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例如,人们常说"鲎鱼洗澡,天要下雨",意思是鲎常在雨前上岸活动,是预测天气的"神兽"。再比如,"鲎鱼赶海,好运连连",意味着看到鲎是吉祥的征兆。这些传说反映了鲎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鲎的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鲎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例如,在福建海洋生物保护区内,设立了鲎类保护区,禁止任何捕捞和食用鲎的行为。同时,一些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开展鲎的人工养殖研究,希望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缓解野生鲎资源的压力。 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海洋生物,鲎承载着先民的智慧结晶和悠久的饮食文化。尽管鲎酱已经成为历史,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认识和保护这个奇特的物种。或许在未来,鲎不仅能在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