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男子外出打工从此杳无音信,妻子起诉到法院离婚,独自养大了儿子。14年后,儿

马如侃 2025-01-04 16:31:13

江西,男子外出打工从此杳无音信,妻子起诉到法院离婚,独自养大了儿子。14年后,儿子申请父亲死亡,并办理了死亡注销。母子俩卖了老房子,搬离了原来的地方。17年后,男子潇洒的回来,不做任何解释,告到法院要求前妻和儿子给他30万块钱养老! 

吴朝阳和赖英1986年结婚,婚后妻子生下儿子吴佳。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吃喝不愁,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

后来兴起了打工的热潮,很多人都去外地打工挣到了钱。

吴朝阳眼红,和妻子商量也想出去找份工作,挣了钱让他们娘俩过好日子。

开始吴朝阳在离家不太远的地方找了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可以经常回家看望老婆孩子。

赖英对此挺满足,一家人能经常在一起,比挣多少钱都好。

后来吴朝阳嫌当地的工资低,就去了离家更远的地方打工。

家里留下赖英和刚刚几岁的儿子,赖英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但丈夫经常寄钱回家。

那时候夫妻同心,再苦再累两人都没有怨言,一心一意的过好小日子。

2000年春节过后,吴朝阳给妻子说他要去打工,可能去大城市,那里机会多工资也高。

赖英对外面的世界虽然不太了解,但她对丈夫非常信任。

这次,吴朝阳却没给妻子一个准确的打工地址,只是说找到工作后,安定下来会给家里打电话。

那个年月,通信还不是像现在这么发达,不可能随意打电话。

吴朝阳一走就没了消息,赖英和儿子每天都盼着有电话,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吴朝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赖英以为丈夫可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吴朝阳还是没有给家里人联系。

赖英沉不住气了,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丈夫带的钱用完了,如果没找到工作,吃啥住啥?

丈夫临走没说到底去哪个地方,吴朝阳也没有手机,赖英只能干着急。

就这样,吴朝阳外出打工再也没有回家,一个大活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赖英每日以泪洗面,特别是过年过节,儿子仰着小脸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家,爸爸到底在哪里,他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赖英只好哄着儿子:“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挣钱,等你长大了爸爸就会回来。”

就这样,吴朝阳从此人间蒸发,联系不上,还无处可寻。

赖英和儿子只好一年又一年的盼着,吴朝阳有一天在回家的路口出现。

几年后,赖英的心慢慢凉了,她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丈夫可能已经不在了,赖英起诉到法院离婚。

从此她受尽辛苦,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供儿子读书。

多年过去了,儿子已经由孩童长成了大小伙子,而吴朝阳还是没有任何的音讯。

儿子申请了宣告父亲死亡,并注销了吴朝阳的户口,从此世上再没有了吴朝阳这个人!

赖英和儿子住的那套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由儿子办理了继承手续,把房子过户到吴佳名下。

后来吴佳又把房本上加上了母亲的名字,房子属于赖英和儿子的共有房产。

2017年,母子二人将房子卖掉,总共卖了55万元,各种手续费花去了8000多元。

他们也搬离了这套多年居住的老房子,去了一个新的地方生活。

然而,赖英和儿子前脚刚卖了房子,后脚失踪了17年的吴朝阳回来了。

他敲开家门,房子换了人住,他找不到老婆儿子。

他去有关部门查询,才知道自己早已离婚15年,死了17年。

吴朝阳对自己这么多年的行踪不做任何解释,他申请了撤销宣告死亡。

他打听到赖英和儿子的下落,不好意思见前妻和儿子,却惦记上了他们卖房子的钱。

他给前妻和儿子发信息,指责母子俩把房子卖了,让他无家可归。

然而,赖英和儿子理都不理他,在他们心中,他这个人早死了。

吴朝阳将前妻和儿子起诉到法院,要求返还自己卖房款30万元。

1、赖英在吴朝阳长期失联、杳无音讯的情况下起诉离婚,符合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吴朝阳多年杳无音讯,赖英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解除婚姻关系。

上述法律条款明确了,当一方下落不明,无法履行夫妻义务,导致婚姻关系名存实亡时,另一方有权通过诉讼解除婚姻。

2、吴佳申请宣告父亲吴朝阳死亡,并办理死亡注销符合法律程序。

《民法典》第46条规定:“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①下落不明满四年。”

吴朝阳自2000年至2017年,失踪17年,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

3、法院经审理认为;

吴朝阳在其被法院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权请求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53条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照本法第六编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根据上述法律条款,吴朝阳有权诉求前妻和儿子返还财产。

考虑到吴朝阳外出17年,未尽到应尽的义务,存在过错。

最终,法院判决,赖英、吴佳适当补偿吴朝阳实际所得房款的30%。

(案例来自:红星新闻)

0 阅读:19
马如侃

马如侃

生活习惯就好向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