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夫人是殉夫而死?这不符合历史记录,多半是明清文人的幻想 作为三国历史上难得的女

浩然说文史 2025-01-04 22:28:19

孙夫人是殉夫而死?这不符合历史记录,多半是明清文人的幻想 作为三国历史上难得的女性人物,孙夫人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创作被人们深信不疑呢?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是我们了解三国历史的权威资料。然而,在这部史书中,对孙夫人的记载非常有限。陈寿只提到公元211年,孙夫人回到东吴后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至于她后来是否再嫁,如何去世,我们一无所知。但在荆州地区,一直流传着孙夫人为夫自尽的传说。在明朝时期,官方认可了蛟矶山上的枭姬祠的合法性。为什么到了明朝,孙夫人为刘备自尽殉情的说法逐渐得到认可呢?其实,这是因为明朝时期女性地位变得更低了。官方不仅提倡贞洁烈女的行为,还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了迎合这种观念,民间甚至会逼死新寡的女子,以得到“贞节牌坊”的荣誉。这种做法无疑对女性造成了压迫。在这种背景下,荆州地区流传的孙夫人为刘备自尽殉情的说法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崇。明朝的诗人唐文凤、嘉靖年间的进士王宗圣等人都为这一传说证明,并批评陈寿等人未将此历史记录下来是不相信民间传说的原因。更有甚者,明朝著名史家严衍在《资治通鉴补》中也记录了孙夫人殉夫的故事。书中记载,孙权送孙夫人回刘备那里,但孙夫人未到刘备身边,刘备已经去世。孙夫人十分悲伤,投江自尽。 有了以上文人和史家的记载,清代文学家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的批补中描述了孙夫人投江自尽、殉夫而死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流传使得孙夫人投河自尽的说法广受认可。然而,事实上,汉末三国时期女性是允许再嫁的,而且女性再嫁在当时非常普遍,为夫殉情在史书上却少有记载。在历史中,孙夫人很可能在江东渡过余生,为夫殉情纯属明清时期文人的“浪漫”幻想。 参考资料 符丽平.“蟂矶传说”考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60-65+94

0 阅读: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