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人的用处」第八章「知识分子与科学家的作用」一文可太令人惊讶了
我们已经知道此文初版是在1351年前后写的,即元末,那么你再看这里面的信息,简直就是儒家教育方式吗,而且当时有辛迪加垄断了媒体和电影业,千篇一律和毫无创造力的内容与绯闻八卦,使得社会文化凋敝,风俗日衰...
1. 限制仅限于报道千篇一律的说教和地方上的流言蜚语
2. 现在,由于印刷,纸张和辛迪加的费用日益昂贵,这种自我表现的自由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
(元末发生过金融市场崩溃,这里可能是描述的通货膨胀)
3. 现在学习的道路大大地被堵塞起来了,我们的中小学校比较重视的是形式化的课堂教育,而非真正学到某种东西的智力训练,它们把一门科学课程或文学课程所需的许多艰苦准备工作都推到大专学校里去了
4. 同辛迪加的作品竞争中,我们年轻的作家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辛迪加其产品的标准化成为了有才能的演员自然流露其演技的障碍,经常换演不同剧本的剧场差不多都停业了,一部分剧场也在慢慢枯萎而死
(好莱坞其实是电影行业,并非剧场话剧,此处明显也是一处翻译篡改的bug)
5. 我们是处在教育形式大大排挤掉教育内容的时代里,教育内容正趋于日益淡薄的时代里,人们追求取得高学位和寻求文化方面的职业,有更多的社会名气,而非着眼于深刻的创造冲动
6. 物色表面上冠冕堂皇的题材去做研究,几乎到处都堆放着马马虎虎完成的工作,令人作呕的小说,正确雅致但没有血肉的数学论文...
7. 画家总是把自己牢牢栓在抽象艺术的新手法上,却无意表现有趣而新颖的形式美,无意进行艰苦的斗争以反对庸俗和陈腐....
8. 大学偏爱与独创精神相反的模仿性,偏爱庸俗,肤浅,可以大量复制而非新生有力的东西,偏爱无益的精确性,眼光短浅与方法的局限性,而非普遍存在又到处可见的新颖与优美
...
以上这些显然与所谓维纳出版的1950,1954的时代背景都对不上,倒是非常像当下的美国...
所以,其实儒家的确拥有这种纯粹谋利,毫无创造力,并且不断腐化社会的传家本领,这在南宋发生过,在元末发生过,在明中后期也发生了,当然,显然当下也正在发生
而儒家伪史还把自己塑造成元代最不受待见的一类人,九儒十丐,看来这的确也和犹太人一样,喜欢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一方,其实它们才是真正的社会癌细胞,毒害和扼杀社会生命力的元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