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贺龙作为中国特使访问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请他去打猎。总统打了40多只,贺龙打得很一般,毛主席听说后却夸他做得妙。 1955年,巴基斯坦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短缺问题突出。新中国在第一时间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以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向巴基斯坦提供了6万吨大米,并额外赠送4000吨。 这一善意之举让巴基斯坦深受感动,双方关系迎来了重要转机。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废除自治领制度,建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956年初,巴基斯坦特别邀请中国参加建国庆典。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这次外交机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遣贺龙前往巴基斯坦。 选择贺龙担任特使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决定。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同样具有军人背景,两位军人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 为了配合贺龙的外交活动,毛主席还任命了耿飚为新任驻巴基斯坦大使。耿飚此前在瑞典担任大使,对外交工作颇有经验。 更重要的是,耿飚也是军人出身,曾在解放战争中担任过师参谋长,具有少将军衔。这样的背景有助于他与巴基斯坦军方建立良好关系。 耿飚在贺龙出访前就抵达了巴基斯坦,开始筹备各项接待工作。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在得知中国即将派遣的特使是贺龙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与耿飚的会面中,米尔扎详细询问了耿飚的军旅经历,对中方派出两位军人身份的外交官表示欢迎。这为贺龙即将到来的访问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巴两国的这次外交互动,体现了新中国建交初期的务实外交风格。通过援助解决对方困难,派遣合适的外交代表,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956年3月24日,米尔扎总统专门安排了一场独特的打猎活动。他选择在卡拉奇西北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猎场,这里灌木丛生,是野鸡和野兔的天然栖息地。 巴方的接待安排极具特色,在猎场空地上摆放了三把椅子,每把椅子旁都配备了两支装好弹药的霰弹枪。米尔扎邀请贺龙和耿飚分别就座,准备开始这场独特的射猎活动。 巴方组织了上百人围着灌木林,用力击鼓惊赶猎物。在震天的鼓声中,野鸡受惊飞出灌木丛,为射猎创造了绝佳机会。 这种打猎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围猎大不相同。传统的围猎讲究骑马追逐,而这里却是坐着打猎,更像是一场休闲运动。 米尔扎总统显然是个经验丰富的猎手,他总能在野鸡飞出灌木丛的瞬间准确击中目标。在一个多小时的狩猎中,他打下了四十多只野鸡,展现出高超的枪法。 令人意外的是,以神枪手著称的贺龙表现平平,仅打下二十多只野鸡。这个成绩与他在军中的神枪手称号很不相称。 耿飚虽然不是射击专家,但凭借军人的基本功,也打下了二十多只野鸡。米尔扎看到这个成绩,频频点头表示赞赏。 事后回想,贺龙的表现暗含着高超的外交智慧。作为客人,适当收敛自己的实力,给主人留足面子,这正是外交场合最需要的分寸感。 这场打猎活动结束后,三人共进野鸡大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米尔扎与贺龙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升温。 从军人的共同语言,到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猎,再到餐桌上的推心置腹,贺龙用朴实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民间外交。米尔扎对这位中国将军产生了深厚的好感,当场就表达了希望贺龙再次来访的愿望。 在打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中,贺龙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他既没有刻意表现,也没有过分谦让,而是把握住了恰到好处的分寸。 贺龙从巴基斯坦返回后,立即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访问情况。毛主席得知贺龙在打猎时的表现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种评价不仅仅是针对打猎这件小事,更是对贺龙整体外交表现的认可。贺龙在访问期间展现出的谦逊态度和外交智慧,为中巴关系开创了良好局面。 米尔扎总统在贺龙离开时,特别提出希望他能够在周恩来总理访巴时一同前来。这个邀请体现了米尔扎对贺龙的信任和重视。 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巴基斯坦时,贺龙如约同行。这次履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随行,更是对"军人承诺"的忠实践行。 贺龙的再次到访让米尔扎倍感欣慰,两人再次相约打猎。这一次的打猎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进一步加深了两国高层之间的友谊。
耿飚什么时候授衔了?还少将,真授衔就远不是少将了!
为什么现在又不准食野鸡了?
一派胡言!耿飚解放战争是兵团参谋长,被你降了几级,并且耿根本就没有参加授衔,如果参加最少也是中将。
国共调停时授的
耿飚没有军衔
耿飚是19兵团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