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十万志愿军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即便是素来以用兵如神、沉着冷静著称的彭

史行途 2025-01-06 21:33:11

1951年,十万志愿军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即便是素来以用兵如神、沉着冷静著称的彭老总也显得焦虑不已,急忙向毛主席请教破敌之策,毛主席在屋内深思了三个小时,随后缓缓吐出八个字,听闻此言的将领们无不震惊,而彭老总却拍案叫绝,称赞其计策之妙!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年12月01日 关于‘他为何能成为彭德怀眼中的“诸葛亮”……’的报道)   1951年,朝鲜半岛的战火炙烤着大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异国他乡与强敌展开了殊死搏斗,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一面旗帜,每一场战斗都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当时,战局对志愿军极为不利,美军在李奇微的指挥下,以其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对志愿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十万志愿军战士在东线战场上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形势岌岌可危,彭德怀总司令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不能迅速打破僵局,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在地图前沉思良久,最终决定向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发电求援,电报的内容简洁而紧急,传达了一个信息:志愿军急需战略指导,以解当前之困。   毛主席在接到电报后,独自一人走进了书房,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三个小时后,他缓缓走出房间,只留下了八个字:“以攻代守,分而治之。”   这八字方针,如同石破天惊,让在场的将领们惊愕不已,而彭德怀总司令却眼前一亮,大呼精妙。   彭德怀迅速贯彻毛主席的指示,志愿军战士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分成多个小队,如同利箭一般直插敌后,他们悄无声息,行动迅速,准备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夜幕降临,美军的营地中弥漫着平静的气氛,士兵们沉浸在梦乡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突然,枪声大作,志愿军的突袭开始了,美军在混乱中醒来,面对如狼似虎的志愿军,他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经过一夜的激战,志愿军成功撕裂了敌人的包围圈,实现了突围,美军在夜间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原本计划的攻势化为泡影。   李奇微在安全地带反思,始终无法理解志愿军是如何在绝境中逆转战局的,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毛主席和彭德怀高超的指挥艺术,更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他们在困境中不慌不忙,以灵活的战术和坚定的意志,战胜了装备精良的敌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场战斗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的天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即使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能够取得胜利。   这种精神,这种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0 阅读:133

评论列表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1
2025-01-07 11:15

毛伟人就是与众不同,军事天才!指战员英雄顽强,勇往直前!

史行途

史行途

不急不躁,安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