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敢问路在何方》作曲者许镜清痛批蒋大为:“他亲口跟我说,他一场演出费2

马二历史趣闻 2025-01-07 09:35:03

有一次,《敢问路在何方》作曲者许镜清痛批蒋大为:“他亲口跟我说,他一场演出费 25 万,一个月演 20 场,一年下来 7000 万没问题,但蒋大为一分版权费都没给我”。   提到中国音乐界的老一辈艺术家,蒋大为是绕不过去的名字。作为中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凭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曲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蒋大为的事业并不仅仅依靠这一首歌,他还因演唱《西游记》插曲《敢问路在何方》而巩固了自己的艺术地位。   与蒋大为齐名的作曲家许镜清,则是中国音乐界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正是由他创作而成,这首歌自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播出以来,一直是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许镜清的音乐创作。与蒋大为事业如日中天的局面形成对比,许镜清作为幕后作曲家,多年来却显得默默无闻,甚至生活窘迫。两人因《敢问路在何方》结缘,但这段合作也埋下了日后的矛盾。   这首歌的幕后创作者许镜清却并没有因作品的巨大成功而收获应有的回报。在蒋大为频繁演出并因这首歌获得巨大利益的背后,许镜清所面对的,却是一场关于版权与利益的漫长失衡。   在许镜清的描述中,《敢问路在何方》的创作并非易事。这首歌不仅凝聚了他的音乐才华,更承载了他与《西游记》整个制作团队的共同心血。   当年,为了创作符合剧情氛围的音乐,许镜清曾多次翻阅《西游记》原著,并用尽心力琢磨每一个音符的节奏与情感。最终,这首歌曲在电视剧中完美呈现,成为故事中孙悟空、唐僧一行人曲折取经道路的绝佳注脚。   歌曲的成功带来的却是日益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随着电视剧的走红,蒋大为作为演唱者频频受到公众的追捧。这首歌几乎成了蒋大为的“标配曲目”,无论是大型晚会还是商业演出,他都会以此作为压轴曲目。   但在这耀眼的背后,却少有人想到这首歌的作曲者许镜清的处境。根据许镜清的叙述,当《西游记》播出后,他并未从《敢问路在何方》的后续传播中获得版权收益。   当蒋大为逐步成为这首歌的代名词时,许镜清却始终站在幕后的阴影里。这种巨大反差让他感到不公,更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蒋大为在明知歌曲版权归作曲者所有的情况下,却从未主动提及版权费用的问题。   有一次,许镜清与蒋大为在一个音乐活动中碰面。许镜清鼓起勇气询问歌曲的版权问题。面对许镜清的直接提问,蒋大为坦然地说道:“这首歌确实带给我很多好处,现在我的演出一场25万,一月二十场,一年下来收入七千万不是问题。”   蒋大为的语气平静,甚至带着些许炫耀的意味,但他却没有提到任何与许镜清分成或支付版权费的意愿。这番话让许镜清感到震惊和愤怒,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的辛勤创作,不仅被忽视,甚至成为别人牟利的工具。   蒋大为在演出市场上如鱼得水,但许镜清的生活却显得尤为窘迫。在那个时代,版权意识在中国音乐行业中非常薄弱,许多作曲家仅能拿到一次性报酬,无法获得作品后续传播的收益。许镜清回忆道,当年为电视剧《西游记》创作音乐时,他只拿到了几百元的报酬。   之后,《敢问路在何方》被反复演唱、传播,无论是在春节晚会的舞台上,还是各类商演活动中,蒋大为都将这首歌作为招牌曲目,而他却从未从这些活动中获益。   面对这一现状,许镜清忍无可忍,他在多个场合公开控诉蒋大为的做法。   他指出:“没有人可以否认这首歌的版权属于我,但从来没有人为此支付过应有的费用,尤其是蒋大为,他赚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分给我一分钱!”许镜清的话一针见血,不仅揭开了蒋大为与他之间的矛盾,也让公众开始反思中国音乐行业中创作者权益的尴尬处境。   时间的推移让这场关于版权的争论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蒋大为的人气和形象却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近年来,他在公众面前的表现屡屡引发争议,最著名的一次是他对草根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的点评。   当时,他的一番言论被认为带有居高临下的态度,甚至被解读为对农民歌手的轻视。这一事件使他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许多网友对他的言行提出了批评。   与此同时,许镜清的生活也因为公众关注而有所改善。随着版权意识的普及和维权行动的推进,他的音乐作品逐渐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回报。许镜清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最在意的并不是经济上的赔偿,而是希望创作者的劳动成果能被公平对待,音乐行业能够建立起更合理的版权分配机制。   蒋大为的事业则在近几年逐渐陷入低谷。2023年,他在武汉的一场演出因观众寥寥无几而被认为“翻车”。有分析认为,这与他早年间的言论和国籍争议有关。   尽管蒋大为曾公开澄清自己是中国国籍,但外界对他的质疑并未因此消减。对于许多观众而言,他的形象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歌唱家的象征,而变成了公众对于艺术家职业道德的审视对象。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