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南大学学生王明健临近毕业时,两名无军衔无职务的军人突然出现,将他带走,并让他签署保密协议。从此,他仿佛人间蒸发,整整30年杳无音讯。 1956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校园里,满是青春的笑声。毕业在即,年轻的学生们忙着讨论未来的方向、憧憬新的生活。 化学系的大四学生王明健,正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望着校园内郁郁葱葱的古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的毕业设计,关于稀有元素分离的创新研究,已经得到教授们的高度评价,甚至有专家认为他的成果具有“开创性意义”。 然而,就在距离毕业典礼仅仅一天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打破了这份平静。 那天下午,王明健正在图书馆整理自己的实验数据,两名身穿深色军装的男子径直走向他。他们没有军衔标志,但举止间透出一股威严。 “王明健同学,请跟我们走一趟。”短短的一句话,瞬间让整个图书馆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 他心中疑惑重重,却没有多问,简单地收拾了手边的笔记,跟着他们走出了图书馆。他被带到校长办公室,在那里,等候他的还有一份厚厚的保密协议。 军人简要说明:国家需要他参与一个绝密的科研项目。这一任务不仅重要,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 在那个年代,“国家”二字的分量有多重?年轻的王明健并不完全明白。但他知道,自己没有理由拒绝。他郑重地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完全不知,这一签就是与外界整整30年的隔绝。 当天夜里,他被安排乘上北上的火车。列车轰鸣,窗外景色飞速变换,他的心中却一片空白。或许是兴奋,或许是紧张,更多的则是不确定。 王明健想起那些在实验室奋斗的日子,又想起导师夸奖他时的眼神,暗自对自己说:“既然国家需要我,我一定不能辜负!” 火车最终停在北京,他被带到一个秘密基地,接受为期三年的核工业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段时间,他全心投入到核物理、化学工艺、铀矿提炼等复杂学科的学习中。 授课的苏联专家对他的表现赞誉有加。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实验步骤和技术细节。 每一次操作实验,他都力求完美。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只是科学任务,而是国家的未来。 1959年,学习结束后,他被派往河北遵化县的二〇四基地。这是中国核工业最早的秘密基地之一。四周被高墙和电网围住,仿佛与世隔绝。 基地内部设施简陋,生活条件恶劣,科研设备更是大多陈旧落后,时常出现故障。尽管如此,王明健没有半点退缩。他明白,这里的一切工作,都将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奠定基础。 基地的任务明确而艰巨:从矿石中提炼出高纯度的铀。然而,当时的中国在这一领域几乎完全空白,所有的技术都需要从零开始摸索。 王明健带领团队,在简陋的实验室中一次次试验。他发明了“简易炼铀法”,通过稀硫酸的“淋滤”式萃取技术,成功简化了铀矿提纯的流程。这一方法的诞生,大大提高了铀的提取效率,成为中国核工业迈出的第一步。 他还提出了“受控萃取法”,进一步解决了铀提炼中的纯度难题。经过无数次失败和反复调整,他带领团队生产出了71.3吨重铀酸铵,占全国总产量的67%。这些材料,最终被用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 然而,成功的背后充满了牺牲。在一次实验操作中,化学试剂发生意外爆炸,王明健身上的衣服被火焰烧毁,手臂严重烧伤。 他只是简单包扎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另一场事故中,他曾短暂接触到放射性物质,身体受到辐射影响。但他从未退缩,也从未抱怨。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那一声巨响,震撼了世界,也让中国跻身核大国行列。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汗水与青春,而王明健正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成就背后,王明健的生活却鲜有人知。从1956年签署保密协议那一刻起,他的名字和存在仿佛被抹去。 他无法向家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甚至无法与他们正常联系。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但他从未后悔。他知道,自己正在为国家的安全和尊严贡献力量。 后来,他继续扎根核工业一线。作为202厂厂长、708厂技术组组长,他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将铀的提炼工艺从“无法生产”提升到“超额生产”,为中国的核武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他还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技术人才,让中国核事业得以薪火相传。
这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