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使苏联军队声誉扫地的一个广告”苏芬战争后,丘吉尔这样评价。而希特勒则认为苏联不堪一击,苏德战争随即爆发。 很多人想不明白,德国在拿下波兰和法国后,英德空军在不列颠发生激烈空战的时候,希特勒却调转枪口,将德军主力调往东线,发动了对苏作战。 就是当时的斯大林也没有想明白,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人已经得到确切情报,并把这条极其重要的情报传递给了斯大林,斯大林并不相信,认为这是英国祸水东引,想要拉苏联下水的策略。 希特勒怎么敢就这样攻击强大的苏联?他是不是脑子秀逗了?有人更是认为,如果希特勒不进攻苏联,或许二战的结局将改写。 大量历史材料证明,希特勒之所以敢在西线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就转过头来贸然进攻苏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看了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作出的判断。 具体的表现就是,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作了很多不切实际的设想,他认为苏军在弱小的芬兰面前还吃了败仗,又如何能抵挡实力强大的德军呢?所以,希特勒的想法是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内彻底摧毁苏联。 那么,苏芬战争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会让希特勒做出误判? 芬兰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独立的,本身是一个只有440万人口的小国,常备军也不过3.2万人,原本是不足轻重的国家,但是因为夹在俄国与德国这样的强国周边,因此芬兰的处境并不好。 在二战爆发前,苏联一直认为芬兰是“革命之敌”,采取敌视的外交政策,直到1932年,两国调整了外交关系,签订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现有边界,避免任何指向对方的侵略行动。 然而在此之后,英国、德国纷纷向芬兰提供军事援助,这让苏联变得敏感起来,在1939年春,苏联与芬兰进行秘密谈判,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但芬兰认为自己不应该介入到大国冲突当中,因此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到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有一项秘密条款,就是两国将东欧国家划分各自势力范围,除了瓜分波兰外,其中芬兰划归苏联势力范围。 10月5日,苏联邀请芬兰派代表赴苏谈判,苏联提出共同保卫芬兰湾,并要求芬兰割让一部分领土出来,然后以其他地区两倍面积的领土补偿给芬兰。 芬兰政府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于是苏联决定通过军事威胁迫使芬兰妥协,当时苏联红军领导人赫鲁晓夫就曾作这样的描述:“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很快制定了初步作战计划,目标是在西方不介入的情况下“打一场为期至少数个月的紧张艰巨的战争”。 但是这不太符合斯大林的预想,斯大林认为以苏联的体量打芬兰,应该不会那么费劲,于是要求重新拟定对芬作战计划,按照斯大林的设想,列宁格勒军区部队在数周内粉碎芬兰军队主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迫使芬兰签订和约,结束战争。 根据斯大林的新规划,列宁格勒军区自1939年秋就开始紧急进行战争准备,在苏芬边界集结了30多万兵力,其中包括1000余辆坦克,800多架飞机。 当时全苏联人都认为,苏联经过20年的厉兵秣马,以如此体量进攻芬兰,必然是易如反掌的。 眼见苏联在大规模集结部队,芬兰也于1939年10月下旬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并在预设战场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疏散当地居民,经过动员后,芬兰陆军扩充到12.7万人,并没有预备役人员30万人,以及民兵、妇女服务队10万人。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与苏联的装备比起来,依然是捉襟见肘,拿鸡蛋碰石头,芬兰全军只有100余门反坦克炮,反坦克炮还没有苏联的坦克多,炮弹也只够几个星期,空军就更别提了。 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凭借23个师45万军队的优势兵力对芬兰,对企图粉碎芬兰军队主力,使得芬兰短时间内议和,结束战争。 然而劣势的芬兰部队,却凭借当时冬季的严寒,采取游击战争,大量使用以玻璃瓶等容器装着石油、磷、助燃剂等物的燃烧瓶,对苏联红军阵地与车辆造成极大损害。 尽管战争打到1940年3月5日,芬兰军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选择与苏联和谈,然而对苏联来说,却只能说是惨胜。 在这次战争中,苏联红军损失惨重,根据苏联提供的数据显示,苏军在这次短暂的战争中损伤20余万人,而外界却认为这份数据很缩水,到1970年赫鲁晓夫在其秘密出版的《赫鲁晓夫回忆录》中提及苏芬战争时说:“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 还有一些资料显示,苏军伤亡在70万人以上,而在战争结束后,一位苏联红军将领曾悲伤地说:“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得到了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足够埋葬我们牺牲的战友了。” 大概正是因为这份数据,才让希特勒认为苏联红军不堪一击,因此发动了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