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哈尔滨的一对夫妇收养一个日本遗孤,视他如己出,养他成人,但40年后,养子回日本认亲,却选择与他们断绝关系。 1945年的一天,李秀荣的丈夫出门买菜,回家时却抱回了一个4岁的日本遗孤。 李秀荣很不高兴,但看到已经冻伤的孩子时,还是心软了,将孩子留在家中。 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男孩身上的冻疮很快就好了,胖乎乎的样子很惹人喜爱。 他们给男孩取名叫赵连栋。 虽然两人已有了一个女儿,但他们还是对赵连栋视己如出,供他读书、养他成人,还给他娶妻生子。 1985年,因国家政策的开放,许多遗留在国内的日本遗孤们纷纷踏上寻亲之旅, 赵连栋也想回日本寻亲,李秀荣虽然不愿意,但也只好答应。 赵连栋在日本的三个月毫无收获,然后又带着失望回到中国。 回来后,赵连栋仍然不死心,又给驻日本的中国大使馆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在大使馆的帮助下,赵连栋很快就寻找到自己亲生父母。 赵连栋的父亲是一位日本军官,还活在世上,但母亲就已经不在了。 这时赵连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去日本生活。 但是他的这个想法却遭到李秀荣的强烈反对。 赵连栋一边安抚自己的养母,一边偷偷地和自己的亲生父亲联系。 父亲让他来日本,然后给他找一份好工作,让他过上好生活。 赵连栋心动了,再三考虑后,决定去日本。 去日本之前,赵连栋告诉李秀荣:“我每年都会回来看你的,也会经常给你打电话。” 眼看赵连栋的去意已决,李秀荣只能含泪答应。 赵连栋走后,李秀荣没有一天不挂念自己的孩子,怕他在日本吃不饱、睡不好。 每逢想赵连栋的时候,李秀荣就拿起他的照片看,看着看着就潸然泪下。 李秀荣也尝试给赵连栋打电话,但电话那头却是显示无人接听。 后来再打就是空号。 一次,李秀荣不慎摔倒,害怕自己活不久,想见赵连栋一面。 女儿不忍心看着母亲整天以泪洗面,便托在日本留学的朋友帮忙联系找到赵连栋,让他给家里回个电话。 朋友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赵连栋的联系方式。 妹妹给赵连栋打去电话时,赵连栋却说:“我现在过得很好,我们以后就不要再联系了。”说罢就把电话给挂了。 妹妹再拔过去时,就显示是空号。 直到去世,李秀荣也没有再见得上赵连栋的一面。 李秀荣夫妇无私的爱,纵然让人感动,但他们的爱终究是错付了,养了40多年的儿子,最后却与他们翻脸不认。 没有中国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也不会有今天的赵连栋。 所以做人不能忘本。
1945年,哈尔滨的一对夫妇收养一个日本遗孤,视他如己出,养他成人,但40年后,
司徒夜本人
2025-01-07 18:15:10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