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老妇人主动请当汉奸的侄子吃饭。突然,她神秘兮兮地说:“孩子,帮我弄300发子弹!”汉奸一听,放下碗筷说:“您是疯了吗?”
马宗英,六十岁的老妇人,已经在屋里忙了一整天。
今天,她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因为她要招待一个特殊的客人——自己的侄子王云蓬。
王云蓬坐在炕头,狼吞虎咽地吃着饭。
他知道姑姑招待他一定有事。
当他听到姑姑郑重地说出这句话时,手里的筷子直接掉在了地上。
“姑姑,您这是疯了吗?”他皱着眉,声音里有些急切,也带着几分恐惧。
他是伪军。
他不是铁了心为日军卖命的人,但也不敢轻易露出叛意,因为他清楚,一旦被发现,等待他的将是死路一条。
而现在,姑姑居然让他搞到300发子弹!
“你知道,这些子弹是给谁的。”
她看着侄子,继续说道,“前线的八路军,缺的就是这些子弹。现在,每一颗子弹都可能救下无数条命!”
王云蓬心里明白,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彻底的汉奸。
在日军的强势镇压下,很多人被迫选择了伪装身份。
一些伪军试图反抗,但反抗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比如东北的伪军常隆基,母亲和妻子死于日军之手,他憋着一腔怒火,最终在一次视察中扣动扳机,射杀了日本顾问,最后壮烈牺牲。
伪军并非铁板一块,其中的良知之火,始终没有被完全扑灭。
这种复杂的情感,让王云蓬的内心开始动摇。
“姑姑,弄子弹这事,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办成的。”
王云蓬的眉头紧锁,声音低沉,“您知不知道,这得过多少关,鬼子查得多严啊!稍有不慎,我这脑袋都得搬家!”
马宗英点了点头。
她当然明白侄子的难处。
她更知道,前线的八路军,每天都在拼命。
敌后根据地的枪支弹药几乎全靠缴获,或者靠冒险从伪军手里偷运出来。
像她这样的情报员,做的就是把这些“险事”变成“可能”。
“云蓬,你不是那种甘心给鬼子卖命的人。”
她语气低沉,却坚定,“你自己想想,你这几年为了活命,忍受了多少憋屈?难道你就不想做点对得起自己的事?”
“好。”王云蓬一咬牙,“我答应您。”
接下来的几天,王云蓬制定了一套计划。
他的直属上司魏洪展是个爱贪便宜的人,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他先是请魏洪展吃饭喝酒,又拍着马屁说了一些讨人欢心的话。
经过几次“奉承”,魏洪展逐渐对他放松了警惕。
“上头催着要子弹。”一次喝醉时,魏洪展不耐烦地说,“回头我批给你一些,你拿去交差。” 几天后,300发子弹批了下来。
夜色中,马宗英正在整理一辆小推车,车上摆着一个蒸笼。
她用馒头掩盖住了藏在蒸笼底部的子弹,这是她多年传递物资总结出来的“老办法”。
王云蓬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从未觉得自己的姑姑竟如此胆大心细。
“云蓬。”马宗英抬起头,轻声说道,“你做得很好。记住了,这不是给我做的,是给那些在枪林弹雨里拼命的人做的。”
王云蓬点了点头。
他第一次感觉到,一件小事,也能让人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些意义。
深夜,城门口灯火通明。
几个伪军正在对过往的行人和货物进行检查。
一个站岗的伪军看着马宗英推车过来,拦住了她。
“什么东西?”伪军问道。
“馒头。”马宗英笑着回答,“天这么冷,给你们送点热乎的。”
伪军伸手去掀蒸笼盖,空气顿时紧张了起来。
“你瞧瞧你!”马宗英嗔怪道,“这么冷的天,别把馒头弄凉了!你们要是吃上凉馒头,回头还得怪我呢。”
几个伪军听她这么说,哈哈大笑,放下了盖子。
马宗英推着车,慢慢地走出了城门。
站在一旁的王云蓬长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件事终于成了。
几天后,这批子弹被送到了根据地的八路军手中。
300发子弹不算多,但对于急缺弹药的前线战士来说,却意味着更多的希望和胜利的可能。
那些年,在华北的敌后战场,无数像马宗英这样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战的胜利积累了一点又一点的可能。
或许,他们的故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人,让那段艰难岁月多了一些光亮。
多年以后,有人问王云蓬,那天听到姑姑说出“300发子弹”时,他是什么感觉。
他笑了笑,说:“当时我觉得她疯了,后来才发现,是我自己胆小了。”
那只是无数普通人在特殊年代里,做出的普通选择。
算了下,300发子弹能发给60个战士,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