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在沙鲁里雪山上,十几名解放军战士准备撒尿,女卫生员见状边跑边喊“不能撒尿”,但已经来不及了,几名撒完尿的战士突然倒地死亡。 高原反应是一种特定于高原地区的常见病,通常发生在人体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时。由于高原地区低氧、低压的特殊环境,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这种情况被称为高原病或高山病。高原反应的发生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个人体质密切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在平原人群中较高,当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时,约有50%-70%的人会出现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痛、失眠、食欲减退和呼吸困难等。多数人在3天后会逐渐适应环境,但青年人比老年人更易发生,男性比女性更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肥胖男性,其发生率相对更高。 关于高原反应的严重性,有传言称“男人在高原小便会死人”。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个传言确有历史依据。上世纪50年代,部队在穿越四川沙鲁里山时,四名战士因高原反应在外出小便后倒下,最终未能生还。这一事件后来成为电视剧《东方》的原型。由此可见,在极端情况下,高原反应确实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沙鲁里山是横断山脉的一部分,位于横断山中部,被称为第四脉。横断山脉由“七脉六江”构成,呈南北走向,是青藏高原与中国大陆的分界。沙鲁里山脉北起雀儿山,南至云南的玉龙雪山,全长约450公里,宽度达150-200公里,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它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将四川的两大重要水系分隔在东西两侧,最终在攀枝花市汇合。沙鲁里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横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海拔和恶劣气候使其成为穿越者面临严峻挑战的地区。 1951年10月的沙鲁里雪山上,细碎的雪花在空中飘落。女卫生员正在医务室整理药品,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战士们的说笑声。她循声望去,看到十几名战士正向营地外围走去。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幕,但她猛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即丢下手中的药品,冲出了医务室。 她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着制止的话语,可寒冷的山风将她的声音撕碎。等她气喘吁吁地赶到现场时,几名战士已经解完手,其中两人突然脸色苍白,身体摇晃着倒在了雪地上。其他战士手足无措,只能手忙脚乱地将倒地的战友抬回营地。 医务室里,女卫生员组织其他战士展开紧急救治。在这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医疗条件异常简陋。她只能采取最基本的保暖措施,同时用仅有的氧气瓶为伤员输氧。这是部队进驻沙鲁里雪山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意外事件。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部队接到了进驻沙鲁里雪山的命令。这支来自平原地区的部队对高原环境几乎一无所知。临行前的动员大会上,时间紧迫使得许多重要的高原注意事项都未能详细说明。一位有西藏服役经验的老兵虽然分享了一些经验,但也仅限于不能剧烈运动、不能用冷水洗脸等基本常识。 女卫生员是这支部队中唯一的医务人员。此前,她在平原医院工作,处理的大多是日常外伤和常见病。当部队需要一名随队医务人员时,她主动请缨,要求跟随部队前往高原。上级考虑到她的专业背景和工作态度,批准了她的请求。 高原反应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人在海拔1700米时便出现轻微反应,也有人攀登6000米以上的雪山仍能保持较好的状态。但高原反应并非绝对的“有或没有”,而是轻重差异。任何人在低海拔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都会产生反应,只是症状表现的多寡和程度不同。 是否会出现高原反应,与身体强壮与否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进入高原时的身体状态密切相关。身体状态良好时,代谢功能高效,器官更能迅速适应低氧环境,有些人可能在半天内就能适应。然而,若在感冒或发烧状态下进入高原,代谢速率降低,器官适应低氧环境的时间会显著延长。 因此,在进入高原地区前,三天内的身体状况尤为关键。高原反应若发展为肺水肿或脑水肿,会导致严重后果,其症状包括严重头痛、持续干咳、带血丝的粉红色泡沫痰液、意识混乱等,这些情况虽少见但不可忽视。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格尔木站开始,进藏列车的车厢内会提供弥散供氧,且车厢环境相对密闭,空气质量较差,再加上长时间旅途疲劳,适应效果并不理想。相较之下,乘飞机快速抵达高原虽更容易出现明显高反,但可以有更多时间在目的地休息和调整。刚下飞机时不明显的高反症状,是因为体内的氧气尚未完全消耗,通常在夜间症状会加重,但只要保证休息,大多数人在一周内可逐步适应。 预防和减轻高原反应需要综合措施。首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和恐慌。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缓解,不会发展为严重高山病。其次,注意足量饮水,每天2至4升的水分补充能维持机体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可适当在水中加入葡萄糖、西洋参或果珍,以补充能量和增强抵抗力。膳食上应注重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过量饮食,同时可服用高原多维片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