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澎湃新闻与上海市建筑学会主办,“文化即城市”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建筑师分论坛在张园举行。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每代人都有各自的理想之城、各自的时代命题,也有各自书写方式。
“20世纪2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留学欧美学习建筑学的中国留学生逐步学成归来,成为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职业建筑师。”在《海上华章: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序言中,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中国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提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上海登上历史舞台的历程。从以百乐门、大世界、上海音乐厅、第一百货(原大新公司)等作品与西方建筑师分庭抗礼的第一代建筑师,到以马岩松为代表的第五代建筑师出海拿下西方地标,完成东方文化的输出,中国建筑师与中国城市一样,在时间的流转中迭代生长,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的一座座地标,屹立成民族崛起的一座座丰碑。
在2022年举办的“上海建筑师学会95周年”纪念研讨会现场,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告诉记者,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正是从上海发展起来的,他在梳理史料时发现,1930年至1939年,上海100项大型建筑中,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占43项,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的超过了43项。
基于对以第一代建筑师为代表的建筑前辈的敬意,在“文化即城市”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的建筑师分论坛,以“代差视角下的城市迭代与更新”为主题,多个世代的建筑师齐聚一堂。在“建筑师请回答”的圆桌对话环节,回应城市发展转型、双碳目标、建筑类专业寒冬等时代命题,并在“建筑可阅读”分享交流环节,回应“上海2035规划”的美好憧憬,以建筑师的专业视角,带领观众“阅读”上海建筑。
城市与人一样,都在迭代之中
“中国以前没有建筑师这一职业设定,与之接近的是工匠、梓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就是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留洋归来之后才诞生的。”
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告诉记者,庄俊是我国最早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大师之一,1925年,他在上海开设第一家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中国人建筑设计事务所,后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
上世纪初,上海步入现代化、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而建筑设计领域缺少华人建筑师。以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为例,设计工作几乎被外国“洋行”垄断。第一代海归建筑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历史选中的,继庄俊之后,杨廷宝、关颂声的“基泰工程司”,赵深、陈植、童雋的“华盖建筑事务所”纷纷在上海设立,一代精英将学贯中西的创见筑入城市,亲手打造了上海城市最早的现代化历程。
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汪孝安告诉记者,在半殖民地时期的上海,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与外国建筑师公平竞争,尽管他们几乎没能争取到外滩第一立面的机会,却在外滩第二立面留下了金城银行(庄俊建筑事务所)、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华盖建筑事务所)、聚兴诚银行(基泰工程司)、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李锦沛建筑事务所)、上海银行公会(东南建筑工程公司)等作品。以近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群体代表人物庄俊为例,赴美留学、回国创业到新中国建设,是他们一生的缩影。
1917年上海市医学会成立,1918年上海银行公会成立,1927年上海建筑师学会成立(上海市建筑学会前身……美国学者罗兹·墨菲曾著有《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大约在100年前,各行各业在这里开启了向现代化的迈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童明是第一代建筑师童雋的孙子,在分论坛现场,他表示,在二十世纪初,各行各业涌现了非常多的第一代,他们从西方带回了科学技术,包括教育方面的学科和专业,但是建筑师带回来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开放的城市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自此之后,中国的城市发展,不论大小、不论东西南北,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数千年沉积的传统面貌,逐步走向了更加现代、更加开放的格局。”
澎湃新闻长期以媒体视角关注中国城市建设与建筑行业发展,对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进行专访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常青,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程泰宁、孟建民、王建国,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唐玉恩、赵元超等,均受邀担任澎湃城市更新专家顾问。
本场分论坛的举办地位于“斯文载城-澎湃城市更新主题展”画城展区,该展区以“水墨外滩-生生不息的城市图腾”为主题,展示了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毛冬华的外滩画作。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的“外滩”之前,分论坛云集了从60后到90后的多代建筑师,从各自视角出发,分享城市迭代与更新中的思考。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宿新宝参与了《海上华章: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的编写,他表示,第一代建筑师是建筑师执业制度与建筑教育奠基者,是城市现代性的基石。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邹勋表示,从外滩二号(今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外滩十二号(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到和平饭店,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了众多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外滩第一立面最初的设计者大都为西方建筑师,其中有一个特例——由公和洋行的著名建筑师威尔逊和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共同完成的中国银行大楼。
置身“万国建筑群”中,中国银行大楼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除了墙面带有中式的镂空花格窗装饰,铜绿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邹勋表示,第一代建筑师出国去学这门学科,不单单是为了谋生,他们的作品中,饱含强健民族、复兴文化的思想。
建筑师请回答
“建筑就是试图让世界更像我们的梦想。”——丹麦建筑师比亚克·英格尔斯(BjarkeIngels)
你理想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宿新宝:早晨要上班,开车走过家门口那家便利店,喊了一嗓子说“我的咖啡”,然后小哥就把咖啡给你——这是我理想的城市日常,它背后涵盖的信息,车行比较慢、邻里关系和谐、街面上有很多小店解决日常生活的需求。说它是烟火气也好、十五分钟生活圈也好,背后是以人为本,有足够的宽容度,因此街区充满活力。
邹勋:为什么会有城市?就是通过城市的聚集,让经济的活力运转得更加顺畅,这是现代城市的起源。因此理想的城市,第一点是赚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快速聚集在一起,快速高效产出;第二点是要有宜人的设计,街道、建筑、交通应该是以人这个基本的尺度来进行建设;第三点很重要,这个城市要有丰富多元的环境艺术和人文的特质。
童明:我是一直把城市作为人来看待,我们讲一个理想的人格,它往往是既要开放交融,同时又要独立自强。建筑师可能会热衷于思考如何把建筑、把风貌留存下来,而我认为把人留下来实际上更有挑战性。让市民获得稳定的生活、让烟火气获得坚强的锚固,城市在一种开放的姿态中间,能够坚守自己的这种特定的立足点,能够让上海更上海、杭州更杭州、南京更南京。
王林(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长聘教授):有一句话,现在已经成为共识——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有温度。在30多年前,我在刚才讲的外滩从事历史风貌的保护和规划的管理工作,外滩在2007年把100米宽的道路红线改为50米,把50米释放给老百姓,然后让人们可以在道路上穿越红绿灯而不是走地下隧道的时候,我认为那就是一种特别伟大的人文关怀。今天在社交媒体上,城市漫步非常流行,但它并非很简单的一件事,实际上它经历了历史的迭代和更新,我们曾经历过以车为本的时代,认为城市里道路转弯半径要大,但现在我们在武康路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人行道拓宽、转弯半径变小,让车慢一点过来,然后让人们可以有更多公共空间去和武康大楼合影。
“中国过去四十年城市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也存在问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势必要发生变化。”——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主旨演讲)
过去数十年的大规模建设,为建筑发展带来哪些机遇,造成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邹子敬(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副总建筑师):题目是“大规模”,可以理解为集聚,城市本身就是因集聚而生。过去的大规模建设解决了居民基本生活的城市底线问题,带来新的发展如就业等,理论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在《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中指出,城市扩大到2倍规模时,消耗的能量是0.7倍,因此城市应向集聚进一步发展,而集聚也会带来创新和涌现。目前城市的问题,主要是“留不住(人)”和“(人)不想留”,如何解决,有赖于更长时间的思考和行动。
俞挺(WutopiaLab创始人):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建筑学的教育。大规模建设退去后,我们发现所培养的人才没有办法面对其实规模不小但已分解成各种小而多样的建设。如何解决,我认为只有一个路径,建筑学如何在自己的教育中解决领先性。
向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过去数十年发展为建筑学科和行业带来很多机遇,造成的最大问题是建设步入存量时代,产能过剩。我了解到我的同行们,正在试图通过“走出去”来实现产能去化,从前是走出上海,现在是走出国门,下周我本人就会去沙特接项目。
王彦(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合伙人):大规模快速发展中,不断复制,造成千城一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更新需要鼓励多元化的制度创新,鼓励挖掘文化特质的观念创新。发展速度慢下来自然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但希望“慢下来”可以为追求更高质量的建筑发展提供良性的环境。
张海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通过《百年孤独》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马孔多这个虚拟的小镇从第一代人的建立到美国香蕉公司的进入再到最终的衰落,马尔克斯用那句有点绝望的名言给出总结,“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将用寂寞来偿还”。城市的发展可能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过去大规模的发展会有大规模的问题,当下的城市更新行动也未必不会造成问题。建筑师只是城市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我们要把自己定位为实际解决问题的人。
“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行动’的背景之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2022澎湃城市更新大会主旨演讲)
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这场城市发展的转型,建筑师如何应对?
俞挺:我先给城市更新下一个定义:城市更新是一个不断的、带有感情的、记录建筑跟城市成长变化的、可持续性经营的、领先的、具有活力的生活文化行为。城市一直在更新,可能是大拆大建也可能是小打小闹,可能是自上而下也可能是自下而上,只要有更新,城市就有希望。带有感情记录,这是最难做的,这个感情是政府的、企业的还是居民的,需要建筑师具体分析。可持续经营,我们可以看到茂名路两边的张园和丰盛里就是很有特点的案例,一边是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海派文化聚集地,一边是由若干个主理人自下而上打造的吃喝玩乐街区,非常有趣。这就是可持续经营,我觉得没有生活乐趣的建筑师,就不要和他谈有感情的城市更新。城市发展转型,建筑师都说做好准备了,而他们是否有领先的观念、技术和审美给予这个城市?能否预判市场的预判?城市更新就是在原有的生活文化行动上,生出新的生活文化形态。所以城市更新对我来说不是一个课题,是我们开始真正创造精神文明的好机会。
邹子敬: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更新分会去年在上海成立,我作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地做了很多调研,发现城市更新现在面临多语境。每个城市对城市更新定义都不一样,比如深圳认为没什么要保留的,城市更新就拆了重建,而北京的城市更新聚焦保护胡同等传统街巷。还有一个大家讲到底城市更新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其实也是一个伪命题,从有城市以来,城市更新永远是阶段性的自上而下、持续的自下而上。城市其实一直在更新之中,城市更新最需要的是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工具创新、思维创新。
王彦:城市发展转向“内涵提升”,需要建筑师关注并挖掘不同城市所独有的文脉内涵。城市文化根植于城市特有的地理气候历史条件,源于当地长久形成的生活观念。就上海而言,我觉得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就是这个城市海纳百川的内涵基因与文化张力。一樘石库门,西式而外,中式而内,中西合璧,就是很有趣的例证。然而仅仅是了解当地文化内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旧文脉上续出新的生活文化,否则就只是照搬历史。生活总是不断向前,城市更新需要建筑师有向史而新的观念认识与专业能力。
“建筑类专业又一次面临着寒冬。”——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2024年度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演讲)
建筑类专业寒冬,你如何看待?除了了不起的城市景象,第五代建筑师还留下哪些反思?
丁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解决的问题。超越时代确实有点难,第五代建筑师赶上快速发展周期,做了很多工作,解决了那个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前我们经常讲周期性的波动,现在则面临结构性的变化,社会需求也好、经济技术发展也好,把行业推到一个深刻变革的状态。我觉得要正向地去看待所谓的下行或寒冬,首先其实很多行业也都经历过,其次很多国家也经历过,特别典型的就像日本所谓失落的二三十年,但事实上别人并非没有作为,恰恰这个阶段日本建筑师获得普利兹克的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而且我看一个报道,隈研吾曾经十几年都城里没项目,当时他可以说流放到乡村里去了,到乡村里去找活,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现在乡村振兴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很多年轻建筑师也到乡村去做寻找机会,并非快周期可以产生优秀的建筑师,也许恰恰我们之前都陷入习惯性的思维,让建筑学缺乏新的东西产生。此外内驱力特别重要,我觉得这时候要自己真正热爱,顺应当下的限制也好、挑战也好,去拥抱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事业。
陈文杰(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我们的建设、我们的城市更新,更大的指挥棒,是背后的经济活动。建筑复杂就复杂在它实际上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为什么有代际、有时代的烙印,它和资本相关,跟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跳开时代的局限。站在现在这个角度,原来的发展模式确实面临困境,但我们也看到了科技在发展、市场需求在变化,我们的设计越来越延长了,从规划、建筑设计、策划到后面要考虑运营等。有些手段是之前没有的,比如我们做一个区域,可以通过人口的热力图,把年龄结构、性别、消费习惯等数据,在系统里面先做一个捕捉,然后引导我们去更精确的去做设计。高质量发展之下,甲方也是很卷,我们怎么帮他去卷,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告诉他怎么样的一个设计是更可持续的。所以我想面对寒冬,大家可能要打破原来的模式,就个体从团队来说,只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一条路,我相信建筑师这么一个古老的职业,不会走到尽头,一定会有新的需求。而且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或者说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筑师还是有很多的发展的空间。
刘琤(上海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我觉得从所有的人性来讲的话,我们在往前冲的时候,是不可能反思的。现在城市发展告别快周转周期,其实是逼着你沉淀下来,找到让职业生涯能够持续的方式和方法。行业快速发展的高潮退去后,会逼迫着从业人数急剧降低。我了解到,中国7%的人口是从事建设领域的,但是现在整个建设活动的降幅在50%左右,因此人一定是过剩的。谁能够跑到最后,其实拼的是坚持和耐力,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也能够做一些创新。
厉鸿凯(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我一直觉得行业现实其实不是寒冬,并不是“winteriscoming”,而是“summeristoolong.”,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逻辑褪去以后,大家都慎重算运营账以后,建筑学也许才能恢复正常。我们的前辈建筑师在大发展的时代中留下了各类宏大的精品同时也留下了各种没想清楚就干了的现实,可以供我们后辈“重新维修”的机会。所以也许这个行业的“秋天”没那么不堪。
高伟哲(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监):当行业步入寒冬,微更新与精细化改造或能激活存量空间的潜能。但更具颠覆性的,是站在技术爆发的元年向前看:AGI、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飞行器的普及,都可能将重塑城市形态——如当高空交通日渐常态化,“首层”基本概念都会被彻底颠覆。技术的迭代会将需求带向另一个地方,那里仍有建筑师发挥的余地,让空间从二维向立体、多元跨越。第五代建筑师同步中国特色发展时代缔造了许多奇迹,却也时常陷于视觉冲击与符号化的迷思,忽略对可持续与人本关怀的深入洞察。随着技术与社会迭代加速,单纯的“地标逻辑”正被淘汰——大刀阔斧的形态再难掩真实需求的缺失。唯有跳脱形式崇拜,勇于融合技术与生态诉求,才能为建筑注入更具创造力与持久价值的灵魂。
建筑可阅读
建筑是上海的一张名片,“建筑可阅读”是写入“上海2035规划”的美好愿景。
在“建筑可阅读”自由分享环节,嘉宾们带领观众“阅读”知名城市更新作品。刘琤分享了曾经上海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购物中心——港汇恒隆广场的改造;王彦分享了被上海市建筑学会评为“城市更新·上海样本”的鸿寿坊,探索更有烟火气的石库门更新;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张一凡,分享从生产功能转型为生活、生态空间的土地——上海桃浦中央绿地,以及一尺花园入驻的浦东洋泾李氏民宅,讲述上海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故事。
以武康大楼为代表,邬达克的建筑作品近年来成为打卡热门,而在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永久会址张园,由邬达克设计的吴培初宅,正在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团队以“新旧相融和而不同”的理念进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预计于2026年“破茧重生”,重现历史风貌并焕发新的生命力。
吴培初宅坐落于张园地块东北角,是张园以里弄住宅为主的历史建筑群中原居住品质最好、原设计最精美独特的一栋花园洋房,总建筑面积约2000㎡,地上3层(局部4层)。建成于1932年,建筑融合了西班牙风格、苏州中式传统天井宅院等多风格和多地域的设计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初始屋主吴培初曾任美商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买办,1952年在此扩建医院,直至2021年张园保护性征收之前,均作为工惠医院使用。2015年,该建筑被评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二类保护)。
“一方面,对历史建筑的解读,需要结合口述史、历史资料、现场查勘进行历史和工艺研究;另一方面,从吴家后人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近代上海生活的摩登,家具的选择也有现代包豪斯设计风格的体现。”
作为张园东区设计总控和保护建筑设计的总负责人,邹勋表示,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历史调查研究过程中,有幸联系并采访到吴培初后人,记录下珍贵的口述史资料。通过受访吴家后人及其他亲属的共同回忆,提供了包括历史照片、手绘图纸、口述历史等重要历史资料,为修缮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