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收藏的一篇从金庸文笔说到不同时代文字喜欢的文章,以前也讨论过类似话题,再看还是很有意思。
我个人感觉,不同体裁,用不同撰写方式。
如果是偏理性、阐述观点、侧重分析的议论文(包括文中举例的鲁迅的杂文),偏西式表达。
工作原因写过无数分析报告,力求精炼准确,层层递进有逻辑性,还要兼顾高大上,这时候西式表达里那些概念和层递结构就很适合。
而且我们受到的现代逻辑思维教育训练也本来都是这么来的,好比说这篇原文就很有那味儿。
但是到通俗领域,讲故事啊,看小说啊,就很明显能感觉有极大分别,一种接近母语和古文的传统接地气白话味道,一种则是浓重西式翻译腔。
这两种我都看。不过我自己写,只要不是写西幻之类的,还是尽可能按母语习惯,少用那么多「的」「了」。
写红楼解读,也会很注意这一点(后来发现出书校对又给我加了无数多余连接词,气得再也不想提这本书)。
假如写西幻之类就没办法了,得进入那种语境,切换到一种类似于异世界的文字氛围里,就得偏重于翻译腔。
翻译腔看故事,倒也习惯了,不过跳出来细思,就是挺奇怪的,似乎有一种拿腔拿调的做作感。
不信可以用翻译腔写个古代故事,就知道多违和。
用来讲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也很奇怪,因为我们日常并不这样讲话。
当然你如果要解剖,分析身边的人与事,发表一些观点,那么就进入第一部分议论文范畴了。
此处仅限于讲故事,非议论,一定是越自然语感越好看。
我还研究过莫言那群用拉美魔幻风格写乡土小说的作家们。感觉真就是因为他写的那个世界本来就跟我有距离,所以潜意识里我就是当异世界故事看的,于是成立。
同类型小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那种自然流畅的叙述(讲述)方式。
(本篇属于分析,仍然偏西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