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已有四五十年了,往昔过年时的那些有趣之事,常常浮现在脑海。小时候过春节,

岁月留生活 2025-01-09 12:25:02

离开老家已有四五十年了,往昔过年时的那些有趣之事,常常浮现在脑海。小时候过春节,那可是极其幸福且令人令人向往和难以忘怀的。如今过春节又是何种情形呢?因数十几年未曾回家过年,对于具体的过年状况着实一无所知。 小时候吃过腊八饭,便一心只盼着过年。作为小孩子,内心满是欢喜,日夜期待着过年的来临,数着手指头盼过年。喜欢过春节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过春节,能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什么活也不用干,还能和众多小朋友及亲戚们相见,热热闹闹,欢喜至极。 所以,春节前一段时间,就要准备年货,清扫房屋,蒸豆馍,有干不完的活。春节前夕的一段时间,村里的街头,时常能传来零零散散的鞭炮声,明显感觉村子热闹了起来,开始有了年味。随着年关越来越近,炮声渐多。 而鞭炮声最多的时候,当属大年三十上午、大年三十晚上以及正月初一早上。初一早上要把最长的那挂鞭炮留到此时燃放。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个不停。 正常的情况下,大年30的深夜12点才开始放鞭炮,但实际情况有好多小孩子没有遵守这个时间,有好多小孩等不到这个时间就已经瞌睡了。这种情况下,大人3把时间提前,在深夜12点之前,就开始有放鞭炮了。12点是一个高潮,多家的鞭炮都在此时响起来。家庭条件不同,鞭炮的长短也不同。 那时没有春节晚会,晚上,大家吃过饺子后,便早早睡下,说是初一早上要早起,会有人来家拜年,不能睡懒觉。依照习俗,初一绝不能起晚,若起晚了,意味着这一年都不吉利。得早早起床,迎春接福。所以说平时好睡懒觉的人,大年初一这一天也会早早的起床。 简单洗漱之后,先是给自家亲近的长辈拜年,而后给本家族的老人拜年,接着再给家族之外的长辈拜年。所以,大年初一,整个一上午,基本都在忙着拜年, 或者在拜年的路上。大家见面相互打招呼,互道新年好。 男女老少皆身着新衣,过年给长辈拜年时,有的长辈送一根烟,有的给一两个糖果,还有的送一个核桃。礼物虽轻,却情意深重。大家不图礼物轻重和多少,只图个高兴。 那时处处充满年味。大年三十中午、大年初一早晨和上午要放鞭炮,放过之后,大年初一晚上便不再放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真是年味十足呀。在整个正月里,也有零星的炮声不时传出。 如今的年味如何呢?真的很想知道老家过年的样子。但是由于多年未回老家过年,实在不清楚真实具体的情况,只能从老家朋友那里了解,得知:如今的春节变了味儿,村里冷冷清清,年轻人比以前少多了,人数远不及从前,而且年味很淡。村里的年轻人,有的回家过年,有的则是在打工的城市过年。 若家里有爷爷奶奶和父母,他们会在大年三十开车回到家,然后去祖坟上,祭拜先人,然后返回城里自己的家里。大年初一再带着孩子回来给长辈拜年,有的在家陪老人吃顿饭,有的连饭也不吃就回城市自已的家了。村里的人自然不多,年味也大不如前。一切都在变化,过年的情形也在变化。 你过年是什么样子?能分享给大家吗? (岁月留痕:采生活之蜜,赠天下之友。点滴记录鹤壁发展进程,请关注、收藏、评论和转发,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0 阅读:0
岁月留生活

岁月留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