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2岁的文七妹因病去世,毛主席痛不欲生。时隔四十年毛主席回到家乡,来到父母亲坟前,祭拜完后对工作人员说:“要是现在,我母亲是不会死的” 信源:百度百科文七妹 在清朝末年,湖南韶山的一个贫苦农家,文七妹的诞生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她的母亲没有正式的名字,大家都叫她“婆子”,因为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活得就像田地里的一株草。 文七妹出生时,家里并没有举行什么隆重的仪式,甚至连父母是否为她取名都显得漫不经心。她排行老七,因此被叫做“文七妹”。 在那个时代,很多乡下的女孩都如此,名字只是随意的代号,承载不了多少意义。 文七妹的童年并不幸福。她没有机会读书,也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 村里的姑娘们大多像她一样,早早便成了母亲的帮手,每天忙碌于田间、厨房,学会做家务、织布、缝纫和照顾家里的一切。 文七妹的生活也过得毫无波澜,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直到她18岁那年,一位媒婆出现在她家门口,带来了一个消息——她被许配给了一个未曾见过的男子,毛贻昌。 毛贻昌家境不错,家里拥有一些土地。那时的婚姻,尤其是乡下的婚姻,几乎是父母和媒人说了算。 文七妹没有权力也没有机会拒绝,所谓的爱情在她的世界里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她甚至不知道那个她将嫁给的男人长什么样子,只听说他是一个农户家的儿子,听说他家里有些土地,村里人说他为人老实,这就是她所有的了解。 婚礼那天,文七妹穿上了母亲为她准备的粗布衣裳,脸上被抹上了红色的胭脂,婚礼也没有什么热闹,只是简单的仪式。 没有宴席,也没有亲友的聚集,只有媒人和几位邻居在旁边祝贺。她和毛贻昌站在一起,手里拿着拜帖,心里却空空如也。她只能尽力微笑,心中想着也许这就是命运。 结婚后,文七妹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她依旧是那个忙碌的乡村妇女,每天做饭、洗衣、照顾家务,丈夫毛贻昌常年在田里劳作。 在那时的贫困与艰难日子里,文七妹从未有过丝毫怨言。她教会了毛泽东和他的弟弟们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宽容,做人要有责任感,要为他人着想。 从小,毛泽东就看到母亲为了家人辛勤劳作的身影。文七妹不仅在家里操持家务,还总是耐心地照顾丈夫毛贻昌和孩子们的生活。 家里有些钱时,她总是悄悄把它们拿去救济穷困的邻里。 有一次,村里一个寡妇因丈夫早逝,生活陷入困境,文七妹偷偷地将家里的一些米和钱送到她家,甚至没让任何人知道。 她的心胸宽广,总是能够在艰难时刻照顾别人,却从不向任何人索求回报。 1919年,52岁的文七妹突发疾病,身体渐渐虚弱。其实,这一切的根源并非大病,而是一个小小的包,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脓包。 可在那个医疗条件匮乏、交通不便的时代,治疗的机会往往是奢望。文七妹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她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继续生活着,直到包裹感染,病情恶化。最终,她因病去世了。 毛泽东那时在外面忙于学业,根本无法亲眼见母亲的最后一面。对于毛泽东来说,母亲的离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无力改变。 四十年后的某一天,毛泽东已经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人,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当他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站在父母的坟前,面对此情此景时,泪水几乎涌上了眼眶。 他默默祭拜了父母,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思绪。 他凝视着父母的坟茔,沉默良久,然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轻声说道:“要是现在,我母亲的病是不会死的。” 这句简单却充满深情的话语,仿佛带着四十年的思念与自责。毛泽东眼中闪烁的泪光,不仅是对母亲的怀念,更有一份对当时医疗条件落后的无奈与心痛。 当时,如果有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条件,文七妹的小病也许就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她也许能活得更长久,见到自己的孩子们成长成材,甚至能够享受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