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否会重启弱肉强食的模式? 虽然让很多人感到错愕,但川普将格陵兰岛纳入美国

南越布衣国际 2025-01-10 08:18:34

世界是否会重启弱肉强食的模式? 虽然让很多人感到错愕,但川普将格陵兰岛纳入美国版图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成功的几率可能大于五成。而且,美国的胃口并不会止于格陵兰,巴拿马和加拿大都会在考虑之列。当然,美国吞并加拿大的难度会大很多,但并非不可能。 这种事情放在历史长视角来看,其实并不特别突兀。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只是因为他们把二战以后的主权国家体系当成理所当然了。但这种想当然一定程度上是对一战和二战惨痛记忆的反动,相信这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则可以说是对历史现实的过度拟合。 其实,主权国家体系有点像是将远古部落小团体社会的人际关系,映射到国际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将主权国家拟人化的思维,其本身也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这是因为主权国家作为群体意识的载体,要远比人格化的个体复杂得多 当然,主权国家体系目前还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从打破目前这个均衡状态,到下一个均衡状态的形成之间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在未来几十年给世界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美国开启这种强国以威逼利来吞并弱小国家领土的模式,那这未来也很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效仿和骨牌效应。 例如,土耳其可能会正式吞并叙利亚的一部分;以色列对黎巴嫩、叙利亚更别说巴勒斯坦是会有更多想法;印度可能会觊觎不丹、尼泊尔甚至斯里兰卡。如此下去,强国之间的缓冲区也可能会逐步消失。这对人类是好是坏,现在还不好说,但多样性降低则是肯定的。当然,中国大陆统一台湾只是主权国家内部问题,完全不在此列。但缅北之于中国,并不会像格陵兰之于美国那么遥远。 实际上,决定政治共同体、民族乃至文明之间边界的终极力量,从来都是各自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而这些力量背后的基础以及加速倍乘系数则是各自的人口。相对于这些力量而言,边界只是地图上的一条线,主权国家体系乃至国际法理只是将这些线的变动离散化了,但无法将其固化。 放在更长历史视角来看,现代主权国家边界的永恒性只是一种幻觉。决定不同群体相对势能的最终是人,而非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种智慧不仅适合于短期的冲突和战争,也适合于长期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文明的此消彼长。从这个视角来看,那种把自己的人口当成负担欲消减而快的想法,要多软弱就有多软弱,要多愚蠢就有多愚蠢。 中国的版图是华夏民族历经几千年的血与火的洗练所成就的,从最初并不大的一块地方,逐步扩张和延展到古典时期的地理极限,形成了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不同于偏于一隅而且仅有弱邻的美国,我们的周边是一个比一个强悍的民族:有号称东南亚小霸王且在第一次英缅战争几乎打了平手的缅甸人,有建立了帝国坟场的阿富汗人,有在战场让美国灰头土脸的越南人,有在高科技、制造业、文化和军事科技方面表现不俗的韩国人和朝鲜人,有建立人类历史上最大帝国的蒙古人,有所谓战斗民族现在拥有最大疆域国家的俄罗斯人,当然还有数量世界第一踌躇满志的印度人。 在如此强邻的环伺下,我们能够占据这样广袤和肥沃地带,仰仗的是华夏民族的实力和智慧。展望未来,不要指望一个人口持续衰微的中国能够守住这份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而川普可能开启的更赤裸裸的弱肉强食模式,无疑将这点更加凸显。处在这样一个力量博弈的核心地带,中国除了强大,别无选择。这是我们的天命,更是我们的责任。 天行健,中国以自强不息。(黄文政关注人口问题)

0 阅读:4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2
2025-01-13 14:21

对于扩张这一目标来说,我国天生处于弱势呀。

南越布衣国际

南越布衣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