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妈妈,考前只做有用的
奔跑的静妞呐
2025-01-10 15:44:27
回顾这几年的期末考,
我好像都是帮了倒忙。
每天焦虑成绩,问东问西。
.
大反思以后,儿子状态越来越好,
越来越清晰的知道自己该干嘛,不该干嘛。
总结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做参考。
.
一,不逼迫复习,鼓励自己查缺补漏;
.
我发现自以为是地逼着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复习,
小学低年级效果还行,
越往后越没什么用了。
一个是知识越来越复杂,难度加大,
我们无法判断复习的内容;
二是孩子越大越有自我意识,
不喜欢被控制,尤其在期末前这种紧张的氛围下。
.
与其包办累自己,
不如鼓励孩子在难得的空闲时间自己查缺补漏。
和孩子沟通复习阶段老师的安排,
让孩子自己确定弱项,
最后商量出来,
哪一项需要额外注意,跟着老师的节奏。
哪一项需要每天加强,自己抽时间进行。
.
和孩子商量,
体现了我们的信任。
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补什么。
.
二,不传导情绪,构建正向冲刺氛围;
.
我在焦虑的时候,
考前会唠唠叨叨地询问,
这个复习的怎么样,怎么这个都不会,
一顿指责下来,
孩子带着逆反情绪,
跟我们对抗的时候自然就关注不了考试了。
这就是在帮倒忙。
.
想让孩子发挥稳定甚至出色,
需要适度的焦虑(这个学校竞争氛围已经给够了),
足够的复习储备,
和清晰的大脑,自信的力量,
如果我们每天唠叨着考不好就完了,
传导着害怕担心的情绪,
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内心恐惧,
是不可能发挥好的。
.
不要对考试过分强调,
该干嘛干嘛,
按照学校的节奏复习,
自己也能做到一定量的查缺补漏就可以了。
就算没时间,大家也都没时间,
自己决定不了的事就不要拉着孩子一起内耗了。
.
三,不奖励分数,正向强化态度和习惯。
.
我们习惯利用奖励激励孩子,
这个没什么问题,
问题出在到底针对什么奖励。
只对分数进行奖励,
有很多弊端。
.
比如考九十分就给买双孩子很想要的运动鞋,
如果这个分数是孩子注意一下态度就能得到的,
问题不大,
如果是孩子各方面能力达不到,又不知道怎么做,
给孩子一种怎么都拿不到的挫败感,
会起到反作用。
.
奖励分数不如奖励习惯,
摸透孩子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比如书写问题,
坚持几天的作业保持书写工整就给奖励。
比如听课效率问题,
坚持回家复述几天课堂内容就给奖励。
.
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次成绩的提升,
不是让自己心理安慰这一次
而是能让孩子的习惯和问题的到长期的改善。
不如从根上奖励,
孩子知道怎么做,容易做到,还能达到效果,
还能被激励鼓励到,
一举两得。
0
阅读:3